一、勞動糾紛調解的方式有哪些
在我國,勞動糾紛調解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二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先行調解;三是法院在訴訟過程中調解。前兩種形式均為訴訟外調解,是由特定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作為第三方主持調解。
二、勞動糾紛的解決方式:
(1)協商程序。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后最好先協商,通過自愿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實踐中,職工與單位經過協商達成一致而解決糾紛的情況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協商程序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強迫。
(2)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委員由單位代表、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一般具有、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單位具體情況,有利于解決糾紛。除因簽訂、履行集體發生的爭議外均可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但是,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且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手段。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機構。申請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選擇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要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程序。根據《勞動法》第83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訴訟程序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對勞動糾紛的處理,調解屬于其中一種方式,除此之外當事人還可以通過協商、仲裁以及訴訟等方式來處理勞動糾紛。但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小編提醒各位需要充分結合實際的情況,不然的話可能無法順利的解決糾紛,同時還有可能給自身利益造成更多的損害。
勞動糾紛訴訟費是多少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辦
2020最新勞動糾紛律師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翻供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19婚姻法離婚損害賠償
2020-11-29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