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拘留7天應該是滿7天放人,這也是有法律規定的
拘留的羈押期限最長為三十七天。《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第二款規定,“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第三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這是是拘留后的羈押期限。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審查后,根據案件情況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分別作出處理:
一是對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
二是對應當內追究刑事責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手續,直接向院移送起訴;
三是在容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明犯罪事實的,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手續,繼續偵查;
四是具有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撤銷案件。
二、拘留的程序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我國的拘留目前分為行政、刑事、民事三類拘留方式,具體的拘留時間應該視情況而定。需要注意的是,拘留與羈押、管制等還是有差別的,雖然它們都是表現為對人身自由的限制,但是拘留的應用范圍更廣,它廣泛應用于行政、刑事、民事等多種案件中。
行政拘留暫緩執行問題不適宜的對象有哪些?
打架輕傷刑事拘留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提出行政許可申請
2021-01-26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征地拆遷,靠什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1-28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