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過勞動仲裁時效規定?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45條對勞動爭議處理中的期間計算作出了規定,具體內容是:
(1)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仲裁委員會指定的期間。
(2)期間以日、月、年計算。
(3)期間開始之日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天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法定節假日是指1949年政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的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
(4)期間不包括在途中時間。仲裁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法律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申請人以時效中斷、時效中止為由主張請求未過時效的,應提供相關證據證明。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前述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的適用?
勞動爭議中常見的爭議焦點之一就是勞動者一方的請求是否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下簡稱《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該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基于各自利益的角度,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對該條款的理解各執一詞是可以被理解的。但筆者在勞動爭議實務中發現部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和人民法院在該條款的適用尺度上也存在一些區別。在現行的勞動爭議 一調一裁兩審 的處理模式中, 裁 審 兩機構在法律理解和適用應該保持協調一致,這樣才能更有效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更有利于勞動爭議糾紛的有效化解。
三、勞動爭議超過仲裁時效怎么辦?
1、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既然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勞動仲裁的時間為一年期,那么如果勞動者錯過了仲裁時效是否就不能爭取自己的權益了呢?顯然不是的。誤過仲裁時效只是表明了勞動者失去了 勝裁權 ,不能通過仲裁的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有 勝訴權 即便超過仲裁的法定時效,勞動者也能就該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通過訴訟程序,一般勞動權利的訴訟時效就延長至兩年。
在勞動仲裁訴訟的過程中,當事人需要把握好時間上的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營業房拆遷員工有補償嗎
2020-12-18公租房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0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小產權房的大坑有哪些
2021-01-14拆遷維權律師何時介入才最有利呢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