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責任法能否用于行政訴訟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侵權責任法是解決侵權糾紛的法律,而行政訴訟法是解決行政糾紛的法律,侵權責任法不能用于行政訴訟。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并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保護范圍】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二、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權人對于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正在進行的或繼續之中的侵權行為有權請求法院予以終止,它可以適用于各種侵權行為,只要這種違法行為正在進行之中或在延續的情形下;
2、排除妨礙
排除妨礙是由侵權人解除因其行為引起的妨礙他人正常行使權利和實現利益的客觀事實狀態,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物權,特別是相鄰權受到侵害的場合;
3、消除危險
危險是對將來的、有造成侵權損害后果可能的事實和狀態而言的,處在此種狀態中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法院要求侵權人予以消除。
4、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侵權人將其非法占有的或管理的財產轉移給被侵權人。一般而言,有權請求返還財產的是財產的所有人;同時該財產必須還存在,如果不復存在,只得賠償損失或承擔其他責任;如果侵權人將該財產轉讓給第三人的,還要看第三人在受讓財產時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條件,如果符合,為第三人利益及整個交易安全考慮,也不得請求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主要適用于財產損害的場合,它是請求侵權人恢復到物原來的狀態。請求恢復原狀需具有兩個條件:一是可能性,即被損害的物有恢復到原狀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該物有恢復到原狀的必要。
6、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最常見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它不僅可能適用于侵害財產權益的場合,也可以適用于侵害人身權益的情形,損失的范圍不僅包括積極損失還包括消極損失,賠償損失一般以實際損害為限。
7、賠禮道歉
賠禮道歉是侵權人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被侵權人承認錯誤、表示歉意,它主要適用于侵害人身權益的情形;
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消除影響是指侵權人在不良影響所及的范圍內消除對被侵權人的不利后果;恢復名譽是指侵權人在其造成損害所及的范圍內恢復被侵權人的名譽于其未曾受損的狀態。它們通常只適用于侵害人身權益的情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侵權責任法是解決侵權糾紛的法律,而行政訴訟法是解決行政糾紛的法律,侵權責任法不能用于行政訴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有哪些特點
2020-12-18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行政賠償案件是否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
2021-02-11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