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退直接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補償金
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開除、解雇、炒魷魚),是否應該支付補償或賠償,大體分以下四種情況。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或者沒有履行合法程序,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解除的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標準為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
3、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并且沒有提前1個月書面通知勞動者的,除了支付經濟補償金外,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總計N 1;
二、勞動合同的作用
勞動合同是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以勞動合同作為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勢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這是由于勞動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也是千變萬化的,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合同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各不相同,國家法律法規只能對共性問題做出規定,不可能對當事人的具體權利義務做出規定,這就要求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義務。
勞動合同是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深感經營或工作需要確定錄用勞動者的條件和方式數量,并且通過簽訂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的勞動合同,發揮勞動者的特長合理使用勞動力。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三、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
要知道公司是不能無理由的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失,因此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就需要明確的了解有關法律知識。
怎么處理無效勞動合同?
員工拒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的條款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