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國對于勞動者設有專門的誤工費、工傷賠償等法律條文規定,對于誤工費的賠償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展開分析,針對各級標準進行賠償。那么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呢?接下來的內容就針對該問題做出了解答與分析證明。
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
退休后的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誤工費。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基于侵權法的完全賠償的原則,只要是與加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系的受害人的所失利益都應當給予賠償。我國誤工費的賠償采取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誤工費賠償制度,是從受害人實際遭受的損失角度設計的,其并不以年齡進行限制。我國對退休年齡所作的規定,既有對勞動者達到一年年齡后勞動能力下降問題的考慮,同時還有新生勞動力就業崗位以及對勞動者予以保護等問題的考慮,退休在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再者,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待遇,多數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還有大量的被返聘的現象。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與喪失,必然大大遲延。偏面的以一定的年齡作為勞動能力喪失的依據,既無明確的法律依據,與我國的國情、社情也不相符。
根據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規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钡?0條規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根據第17條規定,誤工費是因遭受人身損害而減少的收入,與受害者是否退休無關。根據第20條規定,誤工費應按實際損失的工資總額計算。一般而言,沒有從事其它有收入的職業的,實際損失沒有減少,不能主張誤工費;從事了其它有收入職業的,可以主張誤工費。
通過上文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關于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該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案情進行分析。按照規定來說,對于退休之后誤工費賠償問題需要根據勞動者的傷情進行判斷。對于職業病或者是在職期間就遇到了傷害的情況在退休后需要根據誤工時間進行賠償。對于退休后所受的傷害理論上是不予賠償的。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誤工費賠償標準2020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