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欺詐案例分析
原告:王先生;被告:xx購物中心
2008年10月,王先生起訴至一審法院稱,2007年將表送修時,勞*士特約維修店以表非原廠出品拒絕維修。同年9月26日,經中國商業聯合會鐘表眼鏡商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鑒定,該表為仿制勞*士手表。xx購物中心隱瞞手表為仿制勞*士手表的事實屬欺詐行為,故要求xx購物中心退還貨款,增加一倍賠償,賠償利息損失19.1萬元,賠禮道歉,承擔因訴訟產生的誤工、交通、住宿等費用共1000元,2500元手表檢測費和270元翻譯費,并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裁判】
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王先生的訴訟請求,王先生不服,上訴到二中院。二中院終審駁回了王先生上訴,維持了原判。
【法理分析】
本案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遭遇仿制的假冒商品請求賠償的情形,在審理中,爭論的焦點在于兩點,被告的消費欺詐是否成立以及原告請求雙倍賠償是否已過訴訟時效,故在分析本案時需要梳理如下線索:
實質認定:即消費欺詐的定義及構成要件等要素的相關認定。
所謂消費欺詐是指在消費的過程中,存在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消費欺詐的認定需要構成以下幾個要件:首先,欺詐方主觀上具有欺詐的故意,亦即其明知自己告訴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并且會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故意;其次,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通常表現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做出錯誤表示,這種行為是違反了向消費者如實陳述商品真實信息的法定義務的;最后,受欺詐方因為欺詐而陷入了錯誤,并且因此而做出了意思表示。
具體到本案中,原告王先生在購買本案所涉勞*士手表時存在這樣一個細節:xx購物中心將國內貿易部北京鐘表眼鏡商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于1995年5月26日對該表作出外觀件經過改裝的檢驗鑒定證書交給了王先生,這表明對于該手表并非原裝而是經過了改裝的事實告訴了原告王先生,而王先生對此并未提出異議,可知被告并未隱瞞該商品的具體情況,原告王先生對于手表的真實情況是知曉的,其也并未做出錯誤的意思表示。故本案不存在消費欺詐的情形。
時效認定:即訴訟時效的事實認定。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除去法律規定的四種特殊情形下訴訟時效為1年以外,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故本案的訴訟時效亦為3年,從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
在本案中,原告知曉權利受到侵害之日是1995年11月18日,其應當在此后的三年里主張賠償,方享有勝訴權,但是原告并未及時向法院主張權利,現在起訴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其已經失去了勝訴的權利。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上述案件訴訟時效相應作出修改。
【法律風險提示及防范】
“顧客就是上帝”的箴言于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可是在現實的買賣市場內,消費者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先天的不足而處于弱勢地位,對于利潤的追求使得眾多的生產商和經銷商忘記了這句話的含義,消費欺詐與質量缺陷比比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進行購物或者接受服務的過程中,若要避免權益受損,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1.首先,購買商品時,要注意貨比三家,比較不同廠家的商品的質量和信譽,選擇性價比高、信譽有保障的商品,同時要注意某些商品應當具備的安全標識以及質量認證標識、保質期限等。
2.其次,購買商品務必索要發票或者購物憑證,這是在出現商品質量上的瑕疵或者缺陷時索取賠償的最佳證據,同時要注意索賠的訴訟時效,包括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和1年的特別訴訟時效(見下引法條),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
3.最后,有關索賠的途徑,可以分為三步走,首先可以找到生產商或者經營者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考慮向消費者協會以及質量監督部門投訴,尋求幫助。最后仍然無法妥善解決的話,可以選擇向法院起訴。
【相關法律法規集成】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49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136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137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協議怎么寫
2021-01-01工傷假期已過不能上班公司要付工資嗎
2021-02-17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拆遷房產證加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05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農村房屋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12農村拆遷賠償條款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