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最終解釋權
從法律角度來講,“‘最終解釋權’是一個涵蓋多領域的比較復雜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終解釋權、學術最終解釋權、行政最終解釋權以及民間最終解釋權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明確經營者不得以“最終解釋權”為借口,侵害消費者的權利。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商家在商品促銷廣告中所附的“最終解釋權”條款,違背了公平原則,違反了合同法的強制性規定,是無效條款,商家的“最終解釋權”條款并不能免除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二、最終解釋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案情簡介】
2012年春節,某商場為促銷在全城張貼了有獎銷售廣告。稱該商場隆重推出讓利大酬賓活動,凡節日期間購物達100元者,可摸獎一次,超過100元,按100元一檔依次增加摸獎次數。一等獎4000元、二等獎1000元、三等獎500元、四等獎100元、五等獎50元。廣告末尾鄭重聲明:對與獎項有關而產生的糾紛,本商場有最終解釋權。期間,張女士摸到一張屬一等獎標志的五星圖案。當她前往兌獎時,商場提出:總共才設了三個一等獎,此前已全部領完,這第四個是由于商場工作人員失誤所致,故拒絕兌獎。張女士提出異議,商場以已聲明其有最終解釋權抗辯,雙方因而成訟。
【法律分析】
依據法律條款,商場所做“本商場有最終解釋權”的聲明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應該給張女士兌獎。
首先,商場的聲明是一種格式條款。所謂格式條款是指當事人為重復使用而預先制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本案中,商場的聲明,具備了該構成要件。即:事先由商場單方擬定;消費者具有附從性,只能概括地接受或不接受全部內容,不能就條款進行討價還價;條款和形式標準化,差異僅僅在于消費者姓名的改變和摸獎的次數、中獎的等級;是一種書面明示的形式。
其次,該聲明無效。《合同法》第40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本案中,一方面,商場最終解釋權的保留,導致了獲獎的不確定性,一旦出現糾紛,兌獎的實現完全取決于最終解釋,商場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消費者只能任其“宰割”;另一方面,商場具有最終解釋權,等于說明商場既是行為的當事人,也是出現糾紛時的裁決人,一旦出現危及自身利益的情況,其公正與否可想而知。由此觀之,“本商場有最終解釋權”只不過是免除自身兌獎責任、排除消費者獲獎權利的借口。
再次,對張女士的獲獎,可以作出兩種解釋:一是商場職工的失誤,本來三個一等獎搞成四個一等獎;二是由于廣告沒有說明一等獎的個數,也沒有說明多出的無效或算至哪一個為止,即表明一等獎可以不止三個,或不論多少、不論次序,統統有效。顯然,前者有利于商場,后者有利于消費者。《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條以上解釋的,應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行政法規解釋權限和程序問題的通知
近年來,行政法規(包括法律的實施細則、實施條例)發布后,有些地方、部門在實施中提出一些問題要求解釋。按照行政法規的規定,這些問題應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但是,由于對某些條文的理解不一致或者牽涉不同部門的職責分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感到解釋有困難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其作出的解釋有異議時,往往向國務院請示。為了做好行政法規的解釋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凡屬于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補充規定的問題,由國務院作出解釋。這類立法性的解釋,由國務院法制局按照法規草案審查程序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后,根據不同情況,由國務院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2、凡屬于行政工作中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按照現行做法,仍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感到解釋有困難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其作出的解釋有不同意見,提請國務院解釋的,由國務院法制局提出答復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后,直接答復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抄送其他有關部門。
3、凡屬于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的解釋問題,仍按現行做法,由國務院辦公廳承辦。涉及行政法規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可征求法制局的意見;涉及法律解釋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辦理。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有誤解該怎么辦
2020-11-13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