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偵查逮捕有什么不同?
不同點在于立案偵察并不一定會逮捕,而逮捕肯定要被立案偵查,逮捕所具備的法律效應顯然大于立案偵查。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并不必然會被逮捕,但是可能性是很大的,具體情況需要根據實際案情決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應由公安機關提出,并報請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立案是逮捕的前置條件,任何案件,必須立案后,才能決定是否逮捕。但立案后也可以不逮捕,可以取保候審。逮捕只是立案后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強制措施之一。
二、批準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逮捕的程序是什么?
(一)提請、批準逮捕
1.公安機關提請逮捕。
《刑事訴訟法》第66條規定:"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準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于重大案件的討論。"
2.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
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由審查批捕部門辦理。
(二)決定逮捕
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對符合法定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權作出逮捕決定。
(三)逮捕的特別程序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規定,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縣級以上人大代表,無論是批準逮捕,還是決定逮捕,都應辦理相關手續,即應當報請該人大代表所在的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許可。
(四)逮捕的執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論是批準逮捕,還是決定逮捕,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
一般司法實務中,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后,如果認為有必要的,就可以向人民檢察院進行申請,請求批準逮捕,但是如果在立案偵查過程中沒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逮捕的,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時,如果認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此時做出逮捕的決定,然后交由公安機關進行執行也是可以的。
立案偵查原則有哪些
立案偵查后多次抓人合法嗎?
立案偵查不予起訴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