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該如何貸款買車嗎?如今貸款買什么的都有,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貸款買車和買房了。買的東西不同,那么此時具體的貸款條件也是不同的。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您介紹貸款買車的相關知識吧。
一、辦理個人汽車貸款的基本條件:
年齡在18周歲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
具有合法身份證件,有當地常住戶口或有效居住證件。
這是辦理車貸的基本條件,下面來看看貸款買車具體需要什么手續。
二、辦理貸款買車的流程:
1、借款人向銀行提交貸款申請材料;
2、銀行對借款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
3、銀行對借款人進行資信調查和客戶評價;
3、銀行對通過初審和資信調查,符合貸款條件的貸款申請進行審批;
4、通過審批的,通知借款人辦理合同簽訂、放款、抵押或質押等相關手續;未通過審批的,須向借款人進行說明;
5、借款合同生效后方,經辦銀行發放貸款。采取專項放款方式,即根據借款合同的約定,經辦行直接將貸款轉入借款人購車的經銷商賬戶。
三、辦理貸款買車需知:
貸款買車需知一:車貸免息手續費不免
現在不少汽車金融公司都推出了免息車貸,然而在手續費方面卻是有著不同的規定,有的需要收取手續費,有的不收取手續費。如果你要購買的車型是免息同時又免手續費,那么算是比較實惠的,若是需要收取手續費,則必須認真計算衡量。車貸的手續費一般是車款總額的4%-7%之間,并且是在交第一次月供的同時一次性交清手續費,如果手續費過高,那么不妨考慮別的車貸類型。
貸款買車需知二:申請車貸前仔細閱讀相關保險條款
辦理銀行貸款買車,就意味著在沒有還清銀行貸款前,車子是抵押給銀行的。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一般都會在車貸合同上要求購買一些車險作為貸款的條件。這些保險的保費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要求,甚至可能過高,所以在申請車貸時必須認真閱讀相關保險條款,衡量這筆車險的費用。
貸款買車需知三:零利率貸款買車有限制
不少汽車生產廠家會與車貸機構合作,推出零利率貸款買車的活動,一般是中高檔車型才會有。但是零利率貸款買車就不能享受所購車型的現金優惠,而有時這些現金優惠的額度是挺大的。因此如果想要辦理零利率貸款買車,需要綜合衡量車貸總價是否能夠接受。
貸款買車需知四:考慮上浮車款和貸款利率
一般在是免息貸款的時候,總車款會有一定比例的上浮,因為4S店對現金買車和貸款買車的客戶報價是略有區別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計算貸款買車上浮的金額有多大,是不是超過了辦理個人信貸拿現金去買車的總額,如果超過了,不妨申請個人信用貸款,沒有超過,則可依申請免息貸款。
四、申請貸款買車需要準備的資料:
1、《個人貸款申請書》;
2、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軍官證、護照、港澳臺灣同胞往來通行證等。借款人已婚的要提供配偶的身份證明;
3、戶籍證明或長期居住證明;
4、個人收入證明,必要時須提供家庭收入或財產證明;
5、由汽車經銷商出具的購車意向證明;
6、貸款買車首付證明;
7、以所購車輛抵押以外的方式進行擔保的,提供擔保的有關材料,包括質押的權利憑證、抵押房地產權屬證明和評估證明、第三方保證的向書等;
8、如借款所購車輛為商用車,還需提供所購車輛可合法用于運營的證明,如車輛掛靠運輸車隊的掛靠協議、租賃協議等;
9、借款所購車輛為二手車,還需提供購車意向證明、建設銀行認可的評估機構出具的車輛評估報告書;車輛出賣人的車輛產權證明、所交易車輛《機動車輛登記證》、車輛年檢證明等。
實踐中,究竟該如何貸款買車呢?如果你不清楚的話,可以看看小編在上文中整理的內容,然后進行了解。貸款買車與貸款買房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不妨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先新鄉律師。
買房貸款需要什么資料
貸款買房要什么條件
二手房貸款印花稅如何收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匯票屬于什么性質的票據
2021-02-11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