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員工到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
電信詐騙案件移送到檢察機關后,如果員工不構成犯罪的,或者情節比較輕微的,檢察機關是可以不起訴的。
相關法律規定
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網絡詐騙的方式
1、積分兌換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各大銀行、移動、聯通、電信等產品具有積分功能的企業,給事主發送積分兌換短信、微信等,要求事主下載客戶端或點擊鏈接,套取事主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和銀行卡密碼等個人信息,利用上述信息在網上消費或劃轉事主銀行卡內金額。
2、冒充客服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網民購物信息和個人信息,以訂單異常等理由,要求事主登錄假冒的購物網站或銀行網站進行操作,套取事主銀行卡號碼和密碼,向事主索要驗證碼后,將事主卡內資金劃走或消費。另一種經常出現的案例有,事主因網購或轉賬不成功,在網上搜索相關公司客服電話,搜索到假冒客服電話后,按照假客服的要求進行操作被騙。
3、網絡兼職詐騙。犯罪分子在求職信息、招聘信息類網站、論壇、微博、相關通訊群組上發布利用網絡進行兼職工作的信息,要求事主在指定的違法購物網站購買手機充值卡、游戲點卡、購物卡等虛擬物品,以刷單返利為誘惑騙取事主支付購買,并將所購買虛擬物品低價轉賣處理。
4、機票退改簽詐騙。犯罪分子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的名義,利用旅客著急出行的心理,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要求事主向涉案銀行卡轉賬,或索要事主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實施詐騙。此類案件中犯罪分子能夠準確說出事主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等詳細個人信息,迷惑性較強。
5、冒充熟人詐騙。犯罪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事主的虛擬通訊工具、郵箱賬號等內容后,以“我是你老板、你家人出事故了、我是你朋友”等名義,聲稱發生大事急需用錢,騙取事主通過網絡進行轉賬。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電信詐騙案件移送到檢察機關后,如果員工的不構成犯罪的,或者情節比較輕微的,檢察機關是可以不起訴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