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才構成綁架罪的行為?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權利
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對他人實施綁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脅,迫使其家屬交付贖金;在綁架過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甚至慘遭殺害;還有的將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財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
“暴力”,是指行為人直接對被害人進行捆綁、堵嘴、蒙眼、裝麻袋等人身強制或者對被害人進行傷害、毆打等人身攻擊手段。
“脅迫”,是指對被害人實行精神強制,或者對被害人及其家屬以實施暴力相威脅。
“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脅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藥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處于昏迷狀態等。
上述三種犯罪手段的共同點是:使被害人處于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境地,將被害人非法綁架離開其住所或者所在地,并置于行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動自由的行為。
法律只要求行為人具有綁架他人其中一種手段就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關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歲的人對本罪是否應負刑事責任的問題,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如果僅參加了綁架的行為,但未參與殺害、傷害被綁架人,沒有實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規定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行為,該未成年人對這種綁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如果在綁架過程中實施了殺害或者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被綁架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4、主觀方面由直接故意構成,并且具有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的目的。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強行將他人劫持,以殺害、殺傷或者不歸還人質相要挾,勒令與人質有關的親友,在一定期限內交出一定財物,“以錢贖人”。
“綁架他人作為人質”,是指出于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機關釋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為人質。
綜上所述,對于綁架罪的構成一般是在暴力挾持他人勒索財物的情況下,或者是為了達到自己非法的目的,在認定的時候會按照綁架罪來進行,一般會判處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綁架罪結果加重怎么處罰
綁架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綁架罪的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