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訴訟時效 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 財產保全 證據 行政訴訟法 行政強制法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
在一些法制節目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在有些案例中,法院受理案件后,原告提出撤訴。按照規定,撤訴必須要在法院宣判之前提出,否則是無效的。對于撤訴,我國法律也有相關條文,那么關于撤訴的法律規定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通過律霸來做個了解吧。
一、撤訴條件是什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訴訟權利,在民事訴訟中享有撤訴權。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申請撤訴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提出撤訴申請的人必須是原告或者經過原告特別授權的委托代理人。對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原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提出。
(2)申請撤訴必須自愿。
(3)申請撤訴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即撤訴不得侵犯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違反公序良俗或規避法律企圖逃避法律制裁。
(4)申請撤訴須在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
二、撤訴處理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按撤訴處理和原告缺席判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三、撤訴的后果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撤訴具有以下法律后果:
(1)原告起訴后在民事訴狀送達被告前撤訴的視為沒有提起訴訟,不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
(2)原告享有再次起訴權。即原告撤訴后,在訴訟時效內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是原告撤訴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對繼承權糾紛,自繼承之日起超過20年的起訴,在受理后經審查發現時效已屆滿,且原告不撤訴,被裁定駁回起訴后,原告不得再次起訴。
(3)撤訴的案件,案件受理費由原告負擔,減半收取。當前,有些原告正是對撤訴的法律后果不明白而濫用申請撤訴權,以至于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由此可見,撤訴是原告的一種法律行為,并且會對原告及被告產生一定法律后果,所以我國關于撤訴的法律規定還是比較多的。相關法律對撤訴條件、撤訴后果及法院處理方式都做了明文規定。這也出于保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需要,有利于維護司法公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危作業中經營者減輕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行政機關執法打人以執行公務為由否認違法該怎么辦
2020-11-27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回購房
2020-11-12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