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5月31日,成都商報記者從蓬安縣人民法院獲悉,當事公交車司機未與前方摩托車保持安全行車距離,且未靠左行駛,導致在雨天路滑的情況下摩托車倒地時必須采取緊急制動措施,進一步導致車上乘客摔傷,因此本次事故中險情的發生屬公交車司機呂某某觀察不足,在雨天駕車操作不當造成。不過,呂某某系公交公司的駕駛員,其駕駛車輛系職務行為,在本案中不承擔賠償責任。最終,法院判決蓬安縣**公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交公司”)和保險公司共同賠償老人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17萬余元。
人身損害賠償有哪些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人身損害賠償的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確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時,以行為人是否有過錯為依據來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時,其構成要件包括四個,即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有違法行為、有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這四個要件缺一不可。
2、主觀上有過錯是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必備要件
如果行為人的主觀上沒有過錯,就不能構成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即缺少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要件,即使行為人造成了損害事實,并且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應當把過錯作為行為人承擔人身傷害賠償責任的根據。過錯責任的舉證責任由原告一方承擔,即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訴訟中原告要對自己的主張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舉證不足或者舉證不能,將依法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過錯推定原則
過錯推定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加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并據此確定行為人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推定原則僅適用于法律規定的一部分特殊侵權行為:
(1)國家賠償責任;
(2)用人者的責任:包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致害責任、雇主責任和定作人指示過失責任;
(3)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
(4)物件致害責任;
(5)醫療事故責任;
(6)學生傷害事故責任以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造成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人身損害的情形。
2、過錯推定責任構成要件
在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確定侵權損害賠償時,其侵權損害賠償的構成仍須具備損害事實、違法行為、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這四個要件,只不過主觀過錯適用推定確定。但被告也可舉證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從而免除承擔賠償責任。
3、過錯推定責任的舉證
原告在起訴時只需證明:
(1)違法行為;
(2)損害事實;
(3)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這三個要件的舉證責任完成之后,法官直接推定被告有過錯,不要求原告提供行為人在主觀上存在主觀過錯的證據,而是從損害事實的客觀要件以及它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中,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從損害事實中推定行為人的過錯,可以使受害人免除了部份舉證責任而處于有利的地位,因而更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行為人也可以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免責。訴訟中,被告如果證明不足或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則推定過錯成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只要有損害事實的發生,損害事實與行為人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就要承擔責任的原則?!睹穹ㄍ▌t》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边@里規定的就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適用范圍
無過錯責任原則有明顯的懲戒和預防作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加重行為人的責任,使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更容易實現,受到損害的權利及時得到救濟。無過失責任原則只適用于一部分特殊侵權行為:
(1)產品侵權損害賠償;
(2)高度危險作業的侵權損害賠償;
(3)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損害賠償;
(4)動物致害責任;
(5)工傷事故責任。
2、責任構成要件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損害賠償構成要件有三個,即違法行為、損害事實以及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3、舉證責任
訴訟中原告應當舉證證明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三個要件。在原告完成上述證明責任以后,被告除非能夠舉證證明損害是由于受害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所引起的,方能免除賠償責任。如果舉證不足或者舉證不能,損害賠償即告成立,被告應承擔損害賠償。
四、公平責任原則
公平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和受害人雙方都沒有過錯,但由于損害事實已經發生,以社會公平觀念作為損害賠償的標準,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當事人公平地分擔損失的歸責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責任。”這是我國民法通則對公平原則在法律上的確認。在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時,要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承受能力。經濟狀況好的一方當事人可適當多承擔一些,同時還要考慮社會效果,避免產生新的“不公平”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0-12-06法院罰金怎么交
2020-11-30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