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中雇員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兩者的區別在于:
首先,主體不同。侵占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任何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主體;職務侵占罪的主體則是特殊主體,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規定,職務侵占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也就是說該法條所指公司、企業也應當是“單位”。
其次侵犯的客體和對象不同: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財物;而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和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
第三,二者在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侵占罪要具備非法占有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埋藏物且數額較大,并具有拒不歸還的行為;而職務侵占罪則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盜竊、詐騙、侵吞或其他方法非法占有本單位的財物。
最后,二者適用的訴訟程序不同。侵占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只有數額達到一個較大的范圍時才追究,且不是國家主動追究,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而職務侵占罪的社會危害性遠遠大于侵占罪,故需要國家主動追究,屬于公訴案件。
由此可見,究竟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還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區分侵占罪和職務侵占罪的核心標志。而只有根據刑法規定的本罪主體的具體情況,才能正確認定行為人究竟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還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也就是說假如個人獨資企業屬于自然人范疇則其雇員的行為肯定屬于前者,而假如屬于刑法271條第1款所指的“單位“的話則可能屬于后者而必不屬于前者。因此個人獨資企業這一主體是否是“單位”就成為關鍵所在。
那么什么是“單位”呢?嚴格地說,“單位”并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多具有統計學的意義,如我們所使用的計量單位、計程單位等。但是作為一般法律關系中的單位,顯然是指由一定數量的自然人,以一定的目的所組織起來的集合體。與民法上的“法人”相比較,其設立條件更為寬泛一些。可以說,單位是上位概念,法人是下位概念。單位除了包括“法人”外,還包括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民事主體,如合伙組織;非獨立民事主體,如法人或其他單位的內部職能機構。無論如何,這個集合體應當具有一定的名稱、相對固定的住址、確定的領導機關和組織工作成員,并有一定的獨立財產,以便能夠對外承擔民事責任。
簡而言之,一般法律關系中所指的單位,是包括法人、合伙組織、非法人團體等在內的自然人集合。個人獨資企業是否屬于單位則是由其社會經濟屬性來決定的,下面就通過對其社會經濟屬性的分析來確定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地位以便準確揭示本文所研究對象行為的法律屬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