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下車時受傷能否認定為“第三者”
作者:**濱宋宜云
案情
2012年5月5日10時2許,薛某駕駛其所有的魯LS16X8號牌中型普通客車至沿G2XX5線莒縣X鎮X路段由南向北行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前門未關,途經X大橋站點路段時,車上乘員曹某在車未停時從前門下車摔倒地上,造成曹某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該事故經日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莒縣大隊認定,薛某在駕駛機動車時未關好車門行車,違反法律規定,其過錯在本次事故中起的作用大,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曹某在車輛行駛中下車,亦屬違法,但過錯在本次事故中起的作用小,應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曹某傷后到莒縣某醫院住院治療39天,支付醫療費用12053.35元。另查明,薛某所有車輛掛靠于莒縣某運輸公司,并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保險期間自2011年5月17日至2012年5月16日。2012年8月12日,曹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薛某、莒縣某運輸公司、某保險公司賠償其損失。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于曹某是否屬于交強險規定的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之外“第三者”,即是否屬于交強險的賠付對象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第四十二的規定,本車人員、投保人、被保險人以及駕駛員不應屬于第三者。曹某摔倒受傷是由于其在車輛未停穩時從前門下車所致,在下車后并未受到本車或其他機動車輛的傷害,曹某屬應于本車人員,不屬“第三者”的范疇,保險公司不應對此在第三者責任險的范圍內承擔保險責任。機動車交強險具有特定的社會公益目的,它保護的是確定的特定利益群體,法律對此已經作出了明確的限定,因此,對于“第三者”的范圍不宜作擴展性解釋。如果不當擴大對“第三者”的認定,會造成整個交強險制度的不堪重負,最后導致多數真正的“第三者”得不到合理賠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曹某是在完全脫離車體接觸地面后受傷致殘,其摔倒受傷時已身處車外,不應認定為車上人員,其身份已由“車上人員”轉化為“第三者”,屬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賠付對象,且依據《保險法》之規定,對保險合同條款理解有爭議的,應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首先,交強險具有法定強制性和非商業性,有別于商業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任意保險的性質,交強險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強制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投保,強制保險人承保;雖采用商業化經營模式,但不盈不虧的經營原則卻具有非商業盈利性質。如《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一條“為了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制定本條例”之規定,交強險的法定強制性和非商業性決定了國家建立交強險制度的社會公益性質,其立法目的是以保障不特定的受害第三者為第一要務,使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夠獲得基本的經濟保障。因此,當對“本車人員”與“第三者”的界定存在爭議時,應從交強險的性質出發,以有利于受害人獲得充分賠償的公平理念為依據,依法作出認定。
其次,機動車輛是一種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地置身于機動車輛之上,故機動車輛保險合同中所涉及的“第三者”和“本車駕駛員”均為特定時空條件下的臨時性身份,二者是可以因特定的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轉化。因此,判斷因保險車輛發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屬于“第三者”還是屬于“本車人員”,一是必須以該人在事故發生當時這一特定的時間是否身處保險車輛之上為依據;二是在空間上以機動車為考量對象,即在機動車上的為本車人員,在車外的為第三者。綜合上述兩點,如果在交通事故發生時間節點之前是保險車輛的車上人員,事故發生時已經置身車外,則應當認定事故受害人為“第三者”,屬于交強險的賠付對象。
最后,在本案中,曹某雖屬車上人員,但在發生事故時,其完全脫離車體接觸地面后受傷致殘,其摔倒受傷時已身處車外,此種情況下,其身份已轉化為第三者。《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二十六條也明確規定:“車上人員在車下時被所乘機動車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害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人應按照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承擔保險責任。”所以,本案曹某已由車上人員轉化為“第三者”,在不具備免賠事由情形下,保險公司應依約在交強險范圍內對其承擔賠償責任。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縣人民法院)
來源:律霸網
責任編輯:牟*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一方死亡怎么辦
2021-03-05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