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名入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認為冒名行為侵害了被冒名者的姓名權的觀點主要是以權利的產生須以客體的存在為理論依據,以劉春田為代表。他認為,“著作權是具體的,是就具體的作品而產生的,其權利也是針對具體的作品而言的,沒有作品就沒有著作權。離開了特定的具體作品的抽象的著作權是不存在的。”同時他還認為,冒名行為“已超出著作權法的署名權問題,屬于假冒姓名,侵犯他人姓名權的行為?!蓖瑫r,未經他人許可而使用他人的名字,構成對姓名權的侵犯也符合一般的法律規定。
二、侵害署名權說
這種觀點以鄭成思為代表,認為假冒他人署名作品的行為侵犯了他人著作權中的署名權,這也是知識產權學界絕大多數人的觀點。鄭成思認為,署名權的內容包括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和禁止他人在非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由于作品均是精神創作成果,假冒名作家之名發表低劣作品,會給該作家聲譽造成損害,這是典型的侵犯精神權利”,“同時可能影響被冒者本應取得的收入”,“冒他人之名發表非他人的作品是與版權中的精神權利及經濟權利都密切相關的,應當列入版權法管轄范圍。”
三、不正當競爭說
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不僅具有標示性功能,可以防止與其他人的作品相混淆,而且也是消費者選擇文化產品的重要依據。冒名者通常借助被冒名者因先前的創作行為而形成的市場號召力,提高冒名作品的市場認同度,以此獲取不當經濟利益,這將對被冒名者的社會聲譽和經濟利益造成損害。因此可以認定,假冒他人署名的行為屬于典型的假冒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也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如果被假冒的姓名(包括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自然人的筆名、藝名等)有一定的知名度,且有導致公眾混淆的可能時,即構成不正當競爭,被冒名者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提起不正當競爭之訴”
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買了一套房,婚后又買的房算第二套房嗎
2021-02-21買到三無產品怎么投訴
2021-03-08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購買拆遷安置房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04南京農村無宅基地自建房拆遷標準
2021-01-14城鎮房屋征收補嘗標準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