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對他人的房屋、承包的土地進行拆遷的時候,是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補償的。換句話說,也就是被拆遷人具有補償權。而這個補償權的取得前提就是其房產、承包的土地等被政府依法拆遷了。下面,我們就圍繞被拆遷人的補償權取得的問題,為您做詳細分析。
傳統理論認為,被拆遷人的補償是民法上的損害賠償關系,筆者不這樣認為。拆遷安置補償是行政補償。拆遷人在拆遷過程中,由于執法(適用法律的)行為,給被拆遷人造成或將要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而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是一種行政補償。拆遷人主觀上無過錯,也不存在違法行為,并可以先行補償。拆遷人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實施拆遷,拆遷人的行為是執行職務的行為,無過錯也要承擔補償責任,一般以現實直接損失為限,并不完全適用民法的公平等價原則。特別是市政道路拆遷,被拆遷人為了公共利益,為了城市道路建設,為了更多的綠地環境,為了公共服務設施暢通,必須騰讓房屋,為國家利益作出一定的犧牲。拆遷補償類似于國家征用土地補償。國家依法征用土地時,為了不使被征用人的生產和生活受到較大的影響,國家公平合理的給予補償。我國土地管理法第46條、47條等條款規定了國家征用補償,日本《土地征用法》對因公征收而簽訂的合同作出了詳細規定。根據該法的規定,凡因國防、公益、公立學校、鐵路、電信、水利、災害防治等可征收之,其征收程序為先由內閣認定該土地為公共利益所必需,再由內務大臣向內閣會議提出認定案,經二次認定后,簽訂征收合同,合同包括土地所在地、地號、地目、面積,土地所有人及關系人的姓名、住址,依據合同 取得的種類與內容,取得權利的時間與附屬物之交付或遷移期限,補償事項等。我國不存在土地私有,但房屋存在私有,房屋拆遷補償實質上國家補償。被拆遷人針對特權行為只能尋求經濟利益平衡,尋求合理適當的補償。不論合同有無規定。實際存在的拆遷滅損、不可預見的過渡意外情況,皆可要求合理補償。縱使雙方達不成協議,沒有形成行政合同關系。但針對拆遷人的特權,被拆遷人的經濟利益平衡原則在強制拆遷后仍然存在。.
綜上,拆遷補償安置是行政補償。拆遷關系實質上是行政法律關系 。拆遷主體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即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如前所述,拆遷人是房屋拆遷主管行政機關及法規授權的組織。拆遷的客體是拆遷行為:對房屋的強行拆除行為、回遷或異地安置行為、差價補償行為、對拆遷的獎勵與制裁行為及其他有關拆遷的行為。拆遷行為因行政主體的單方意思表示而發生,因城市建設的需要而決定拆遷,無需行政相對人的同意,但為了體現行政管理的多樣性與靈活性,調動相對人的積極性,拆遷補償可采取合同的形式進行。 合同的目的是為了公共建設、公共利益。合同的成立必須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但合同中行政主體(拆遷人)一方享有特權,被拆遷人的意志不能充分體現,平等原則不能嚴格執行,被拆遷人針對特權行為只能尋求經濟利益平衡,尋求合理適當的補償。
經過上文的詳細分析,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如今這種被拆遷人的補償權不是民事方面的損害賠償,而是行政賠償。因為對其的房屋、土地等進行的拆遷是政府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的。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宅基地拆遷補償糾紛解決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如何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最新房屋拆遷補償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