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身份的確定
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應當明確肇事人是誰?受害人是誰?保險公司是誰?第三者強制責任險是多少?
當事人根據交通大隊做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責任(如無責任、部分責任、同等責任、大部分責任或全部責任),確定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的機動車駕駛員、非機動車駕駛員或行人。
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應當采取合理的搶救措施、及時報警、保護現場、通知保險公司,以免因延誤時間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無法認定或難以認定,并在事故發生地就近的醫院對受害人進行搶救,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作為受害人,應當到交通大隊及時調取駕駛員基本信息、車主基本信息和保險公司的基本信息,準確確定被告和第三人,為以后的調解和訴訟做準備。
二、治療終結和鑒定時機的確定
(一)治療終結:臨床醫學一般所認可的損傷后病理變化經臨床治療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復并維持穩定的時期。對治療終結意見不一致時,可由當事人委托律師事務所,再由律師事務所委托檢定機構進行傷殘鑒定,確定其是否治療終結。
(二)鑒定時機:鑒定時機應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損傷的治療終結之時,或確因損傷所致并發癥的治療終結之時為準。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因傷致殘的,在治療終結后15日內,可以委托律師事務所進行傷殘鑒定。
由于受害人遭受的傷殘程度不一、身體素質不一,導致住院時間有長有短。受害人做傷殘鑒定的,一般以三個月為限,病情嚴重的需要更長時間。
受害人需要定殘的,應當在三個月之后提出,由律師事務所委托有傷殘鑒定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
三、鑒定材料的確定
很多當事人在委托律師事務所做傷殘鑒定時,丟三落四,往往由于材料不全,導致無法做傷殘鑒定。
當事人做傷殘鑒定應當攜帶本人的身份證或居民戶口簿(學生證、軍官證、士兵證或駕駛證也可)、診斷證明書、加蓋院章的病歷復印件和當事人原始的和最近的片子(如X光片、CT片)。
帶齊鑒定材料至關重要,是做傷殘鑒定的保障,司法鑒定機構一般在接受委托后,十個工作日內出具傷殘鑒定書。
如果司法鑒定機構認為不構成殘疾或不構成較高等級的殘疾的,代理人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司法鑒定機構,代理人不應輕言放棄、“吊死在一棵歪脖樹上”。
代理人必須充分重視司法鑒定工作的重要性,鑒定結論作為一項重要的證據,其公正性、權威性、客觀性和科學性不容質疑。
代理人應當掌握一些司法鑒定常識,熟悉司法鑒定工作的原則、依據、流程、收費標準和技巧,從“打官司就是打關系”的思想轉變為“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讓證據說話,讓正義永存。
四、司法鑒定機構的確定
在2005年10月1日前,道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主要由交通大隊委托公安機關的法醫中心做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評定,當事人據此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
但是,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2005年10月1日實施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七條明確規定:“偵查機關根據偵查工作的需要設立的鑒定機構,不得面向社會接受委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不得設立鑒定機構。”
對爭議已久的司法鑒定管理問題做出了決定,厘清了有關因部門利益導致的一定程度上的司法鑒定各自為政、管理混亂的痼疾,為司法鑒定走向法制化、規范化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限制偵查機關即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檢察機關等鑒定的范圍,即僅限于偵查工作需要,不得對外開展鑒定活動;不允許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管理部門設立鑒定機構,以體現司法公正和行政公正。
法律明確規定“偵查機關根據偵查工作的需要設立的鑒定機構,不得面向社會接受委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但是,一些交通大隊出于某種利益的考慮,仍然置國家的法律于不顧,還是讓當事人到公安機關的法醫中心做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評定,由于其不具備鑒定資質,導致敗訴的案例時有發生。
2006年6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寫了《北京公安局法醫鑒定中心涉嫌違法做鑒定謀利》一文,值得深思和警醒。
對于道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一般是當事人委托律師事務所進行,律師事務所再委托有鑒定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做傷殘鑒定。如果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傷殘鑒定則在法院的主持下,由當事人雙方共同指定有鑒定資質的法醫中心進行鑒定。
司法鑒定機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的國家標準,對當事人人的傷殘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委托人領取傷殘鑒定結論后,根據傷殘等級與肇事人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傷殘鑒定結論由委托機構(如公安機關、法院或律師事務所)領取。
如果當事人或代理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申請重新鑒定或補充鑒定,相關鑒定費用(如會診費、鑒定費)由異議方支付,最終由敗訴方承擔。
五、殘疾賠償金的確定
傷殘鑒定結果直接關系到損害賠償數額,不容忽視,如果能夠定上殘,則意味著數額不菲的賠償;如果定不上殘,則進入訴訟程序的意義不大,受害人除了支付訴訟費外,還要承擔鑒定費和律師代理費。
傷殘鑒定共分為十級,最輕的為十級傷殘,最重的為一級傷殘。傷殘鑒定賠償年限為20年,如果受害人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每超過一歲,則減去一年;受害人年滿75周歲的,則賠償年限為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工傷與交通事故可以主張雙賠嗎
2020-11-19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的行為是否無效
2020-11-11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