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限內該怎么辭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秳趧臃ā返?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綜上所述,職工主動要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需要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同時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但要是因為辭職造成了用人單位的經濟損失的,則要進行相應的賠償。如果對上述介紹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