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什么?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和個人進行非農業建設依法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權利。法律對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主體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一般只能由本集體及其所屬成員擁有使用權。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建設,需要使用集體土地,必須經過征用,使之轉為國有土地后才能取得使用權,即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不允許全民所有制單位或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擁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二、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關于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主要內容:
第四十三條 鄉(鎮)村辦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可依法確定使用者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對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閑置部分不予確定使用權,并退還農民集體,另行安排使用。
第四十四條 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農民集體土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確定給聯營或股份企業。
第四十五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中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后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六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一九八七年一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一九八六年三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后,按處理后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七條 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八條 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礎,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后沒有批準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根據法律規定,城市土地屬于國家,而農村土地則屬于集體所有,農民對集體土土地有使用權,可以在集體土地上經營或者開發利用,但沒有土地所有權。國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是非常重視的,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開發建設土地,如果違反相關規定,會受理法律的嚴懲。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團伙作案是幾人
2021-02-25微信確認續租有效嗎
2020-12-04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