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什么?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和個人進行非農業建設依法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權利。法律對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主體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一般只能由本集體及其所屬成員擁有使用權。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建設,需要使用集體土地,必須經過征用,使之轉為國有土地后才能取得使用權,即國有土地使用權。一般不允許全民所有制單位或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擁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二、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關于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主要內容:
第四十三條 鄉(鎮)村辦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可依法確定使用者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對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閑置部分不予確定使用權,并退還農民集體,另行安排使用。
第四十四條 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農民集體土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確定給聯營或股份企業。
第四十五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中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后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六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一九八七年一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一九八六年三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后,按處理后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七條 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八條 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礎,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后沒有批準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根據法律規定,城市土地屬于國家,而農村土地則屬于集體所有,農民對集體土土地有使用權,可以在集體土地上經營或者開發利用,但沒有土地所有權。國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是非常重視的,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開發建設土地,如果違反相關規定,會受理法律的嚴懲。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賣房協議書是什么樣的
2021-03-08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