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理論中將共同犯罪中的人按照其角色分為主犯和從犯,因為其實質作用的不同,對其的量刑等也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從犯是指什么,從犯分哪幾種,對從犯如何處罰?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從犯是指什么
我國《刑法》第27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這就是我國《刑法》關于從犯的法定概念。
從犯分哪幾種
根據我國《刑法》的這一規定,從犯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所謂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對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雖然直接參加了實施犯罪構成客觀要件的行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屬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參加了實施犯罪行為,但在整個犯罪活動中起次要作用。比如,在犯罪集團中,聽命于首要分子,參與了某些犯罪活動;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參與實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動。一般地說,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具體罪行較輕、情節不嚴重,沒有直接造成嚴重后果。
2、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這就是指幫助犯。所謂幫助犯是相對于正犯而言的。是指沒有直接參加犯罪的實行,但為正犯的犯罪創造便利條件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一般是指為實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創造有利條件、排除障礙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窺探被害人行蹤,指點犯罪地點和路線,提出犯罪時間和方法的建議,事前應允幫助窩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窩贓、銷贓等。
次要作用與輔助作用雖然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的分類,但兩者有著內在的聯系,也就是說,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也就意味著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反之則不然。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幫助犯都屬于從犯。
對從犯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從犯與主犯相比,無論是主觀惡性還是客觀危害,都要輕一些。因此,我國《刑法》規定的從犯的處罰原則具有科學根據。
一般來說,從犯在共同犯罪中只起到教唆、幫助的作用,因此對其量刑會比照主犯適度減輕。因此界定一個人的犯罪行為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作用是比較重要的,建議必要時咨詢律師。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