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故逃逸警察會抓人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發生小的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有逃逸行為的,交通管理部門會進行查緝,確定肇事逃逸者會是會抓人的。
第四十五條 接到協查通報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發現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嫌疑車輛的,應當予以扣留,依法傳喚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與協查通報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辦理移交。
第四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查獲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后,應當按原范圍撤銷協查通報,并通過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撤銷布控。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一)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二)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發生小的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有逃逸行為的,交通管理部門會進行查緝,確定肇事逃逸者會是會抓人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