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其中有很多人就此留在了城市,不再返鄉,另一方面城市基礎建設范圍不斷擴大,涉及到周邊近郊農村的土地需要被征用,那么,農民土地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呢?
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構成。
一、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 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二、征地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綜上所述,關于農民土地征地補償標準的問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即:土地、青苗、附著物補償費和安置費,而這些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由縣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確定,其主要參考依據為征用前三年的平均產值,此外,先補償再征收是法律規定的基本原則,任何人不得違背。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農村宅基地征地如何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糾紛找哪個部門比較好
2020-12-10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