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農村土地被政府征用做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到的農戶,可以領取到一筆征地補償款。具體金額要由當地征地部門確定,補償款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費、青苗費等。能否順利拿到手是農民最關心的事情。那么征地補償款分幾次發放?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的說法。
一、征地補償款分幾次發放?
依法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進行補償安置。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必須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不得分期支付。征地補償安置不到位的,不得強行使用集體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未能調整其他質量和數量相當的土地給被征地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必須將不少于7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安置人。對按規定應支付給農民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必須按時全額發放給農民,嚴禁克扣、侵占、截留和挪作他用。對不按規定支付補償安置費用,或克扣、侵占、截留、挪作他用的,一律依法嚴肅查處。
二、征地補償款如何管理分配?
土地是農民使用的,直接發放給農民。土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發放給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費的所有者所有。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通過對上文的學習,我們應該知道了征地補償款分幾次發放。按照目前規定,征地補償款必須在征地補償協議簽署后三個月內一次性發放到農戶手中,不得分期支付。農民擁有土地使用權的,補償款發放到農民手中。如果是集體土地,則補償款發給集體組織。農民對拿到的補償款不滿,可以提起復議或者訴訟,做到依法維權。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2020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哪些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購買拆遷安置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