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交通事故進行處理的時候,并不是肇事的一方就應當對事故承擔全部的責任。這種情況下需要由交警部門對事故責任作出認定,而這其中也有可能需要肇事方負全部責任。那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肇事方負全部責任的情形都有哪些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肇事方負全部責任的情形都有哪些
以下幾種交通事故,肇事方應當負全部責任:
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二、如何認定交通事故雙方的責任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隨著車輛的增多,道路交通事故也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如何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過錯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使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根據當事人的過錯在導致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確定各方的責任,作用大的,承擔主要責任;作用相當的,承擔同等責任;作用小的,承擔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交通事故的過錯的,屬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對事故責任作出認定,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由于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不同,因此不能一味的認為肇事方負全部責任。實踐中,肇事的一方也有可能負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甚至無責任。而根據責任的不同那么實際承擔的賠償比例也不一樣。
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不是車主,該由誰承擔責任?
騎電動車將人撞成重傷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