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高新區律師 當涂縣律師 鎮海區律師 平湖市律師 龍泉驛區律師 海拉爾區律師 武侯區律師
近些年來隨著交通的發達,出現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頻繁。現在道路交通事故的不斷增長正在逐漸使道路安全問題成為社會普遍關心重視的焦點問題。那么在對待交通事故問題上,如果交通事故責任方拖著不處理怎么辦呢?我們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現在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責任方拖著不處理,我們應該怎么做。
一、可以到相關部門進行起訴
起訴,按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交通事故發生十日內,交警必須出具事故責任鑒定書;如果對方全責,自己拿著責任書、損失清單等資料去法院起訴對方車主和保險公司。起訴、宣判后再不給就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即可。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第四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后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一般交警方面在處理此類事故扣車時限為30天,但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至60天,不過這些規定都不是硬性要求的,希望早點提車的話還是得先完成事故認定書的出具。其實事故未處理完畢,對反拖著不處理,你也不可能給對方賠償或者墊付任何更多的費用,除了給你方造成更多的停車費用對方本身也毫無得益的,這一點你需要和對方好好協商。另外如果是你方提出要給對方拆解定損的話,這部分費用是會由你方承擔的。你的補充問題中,因為你是侵權方而不是受害方,目前如果你方沒有為事故墊付任何費用的話,作為事故全責方你是沒有起訴對方的權利的,法院也不會立案。
二、道路交通事故歸責原則的重新思考
關于交通事故的相關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的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坐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原《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雖被《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廢止,但其中對于機動車的界定仍具有意義,按其規定,機動車具體包括:各種汽車、電車、電瓶車、摩托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
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具體包括自行車、三輪車(用人力驅動的設計有三個輪子的車輛)、人力車(用手推或手拉方式驅動的兩輪或獨輪車)、畜力車、殘疾人專用車(僅指肢體殘疾的人單人使用的代步工具,包括人力輪椅車和設計時速在20公里以下的殘疾人用機動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理范圍內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
交通事故,通常稱為道路交通事故,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2條規定:本辦法所稱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簡稱交通事故),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以下簡稱違章行為),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故。從這一規定來看,行為人具有違章行為和有過失是交通事故的構成要件。但是,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件。該規定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2條的規定比較已發生了較大變化,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通事故的構成要件是:1、事故發生在道路上;事故與車輛有關。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按國務院法制局政法司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編寫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釋義》的解釋,是指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依照道路交通管理的法規和規章,對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定性、定量結論,也是用于說明事故發生原因的結論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是民事侵權行為法中的一個概念,是指交通事故發生,賠償義務人對受害人所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三、非機動車方過錯的責任承擔
確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賠償責任的基本原則: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常常會涉及到一些爭議的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對于這些爭議問題如何選擇,如何尋求更為合理的結果,這就需要借助案件審理的基本原則。審判實踐中一般從以下方面把握。
1、優者危險負擔原則
優者危險負擔,其含義是,在交通事故中,以車輛沖撞在物理上危險性的大小及危險回避能力的優劣,來分配危險責任①。機動車比非機動車為優,非機動車比行人為優,機動車之間,速度、硬度、重量和體積超過對方者為優。《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關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的規定,正體現了這樣一種原則精神。盡管《道路交通安全法》沒有明確的文字將這種原則表述出來,特別是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按照法律的規定在事故責任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上沒有作出區分,但這并不等于法官一定就無所作為,在一些模糊問題上,如證據分析和事實認定、責任比例的劃定等方面,我們還是可以采用這個原則,將賠償責任更多地讓優先者來負擔,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平。
2.優先保護人身權的原則
在審理機動車致非機動車一方人員傷亡的案件時,應當貫徹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價值的原則②。這一原則也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確體現,運用這一原則,應當注意,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在雙方都有過錯的情況下,除非受害人有故意自殺等行為,機動車一方都不能免除賠償責任,而只能按過失相抵規則適當減輕機動車方的責任,機動車方也有損失的,不得判決過失相抵后再要求非機動車方賠償機動車一方的損失。
同時,在一起事故有多個受害人,且侵權人履行賠償義務的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在損失認定、責任承擔、優先受償等問題上,要選擇人身權優于財產權受到保護的處理方案。能被定義為交通事故的一方當事人而對非機動車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同時,交通事故也具有多樣性,受害人在事故中也可能承擔主要的事故責任而賠償義務人一方的過錯卻可能非常輕微。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總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等損失計算標準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某一個案件總的賠償數額可能十分巨大,這一賠償額足以導致賠償義務人傾家蕩產。這些個案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時,不能不加區別地一味強調對受害人的利益的保護,也應重視雙方利益的大致平衡。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有關交通事故責任方拖著不處理怎么辦的相關內容。小編認為在對待交通事故問題上,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事故的處理工作,卻忽視了對交通事故的分析與預防,這就造成了在同一環境下事故不斷重復的出現。其實,通過有效的預測可以對交通事故的發生進行預防和控制,現在隨著預測技術的不斷改進減少交通事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交通事故后對方不出院怎么處理?
單方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交通事故中哪些人有訴訟主體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違法嗎
2021-02-15房屋裝修合同簽約流程是什么
2021-03-22被辭退用交接嗎
2021-03-09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