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定被告為行政不作為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對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處理,確立了判決履行的方式,即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故對于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處理方式應有六類,即裁定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判決履行、確認違法、責令采取補救措施、責令賠償。
駁回訴訟請求。《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五十六條規定了起訴被告不作為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準確把握以下條件:一是在依申請而為的行政行為中是否有正當事由;二是在依職權而為的行政行為中事實的存在與否。
確認違法、責令采取補救措施、責令賠償。依據《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應當考慮被告所應履行的法定職責在判決履行后是否能夠實現對行政相對人權利的救濟。如果能夠達到救濟目的,應當判決行政機關予以履行。
判決履行。在司法實踐中,因為沒有統一的規范,各地法院判決主文表達不盡相同。所以,在判決履行的主文表達中,應當明確為“限被告于××日內對原告申請的事項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不作為是相對于行政作為而言的,同行政作為存在合法與違法兩種可能的情形相比,行政不作為只能是違法的。行政主體的行政不作為主要地表現為對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的侵犯,但也有可能出現不作為行為使行政相對人獲得不當利益而使國家利益受損的情形。我國臺灣所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就真對后一種情形增加了維護公益訴訟的有關規定。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條件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對方的請求為條件,也就是說,是否只有在相對方請求,而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 義務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當行政相對方未請求時,行政主體的不作為可否視為行政不作為。從理論上說,行政主體的職責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體就應嚴格依法履行,而不應以相對方是否申請為條件;然而在實踐中,行政主體職責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對方權益的保護,存在著相對方未請求行政主體也知悉的可能,此時,相對方是否提出申請,不影響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法定義務的履行。如當某公民遭受歹徒搶劫時被治安民警看見,此時,即使該公民未向該民警申請保護,該民警也應當履行保護職責。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對方不申請,行政主體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此時,相對方是否申請決定了行政不作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則意義上將相對方的申請一般地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立的必要條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政不作為只要符合條件那么就一定要接受到相應的處罰,而對于執法人員在處理行政不作為的時候也會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方式處理,最主要的就是讓違法者對自己所作出的事情付出相應的代價,自己的責任就應該要合法的履行。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拆遷安置房房產證加名字流程有哪些
2021-02-04拆遷安置房到底能不能買
2020-11-26拆遷維權程序中要遵守的時間規定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