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中羈束行政行為的含義是法律已經對行政行為已經做出了十分具體的規定,包括該行為的適用范圍、適用條件和使用方法等。相關的行政機關沒有其他的選擇權,必須依照法律條例的規定行使權力。
1.這種羈束行政行為的基礎是羈束裁量權。同樣的道理,這種權力的行駛也有其范疇、方式等多種限制,法律已做出具體而明確的要求。相關機關職能嚴格執行和判定。通常情況下,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分類為自由裁量和羈束行政行為兩種類別。
2.同時還存在要式行政行為和不要式行政行為,前者的含義是必須要遵守法律的要求和規定才能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后者則相反,不需要特定的規定和遵守專門的法律,行政機關可以自由選擇行政方式,即可以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
上面所提到的自由裁量行政行為和羈束行政行為相對應,屬于不要式行政行為,擁有自由裁量的權力和選擇權。羈束行政行為的實際應用,比如稅務部門依法征稅的行政行為。因為根據稅務相關的法律條文規定,稅務機關職能嚴格遵守規定,依據法律所劃定的征收稅金的范疇、納稅對象、稅務類別、不同的稅率進行計算后征收稅金。
稅務機關作為執行機關并沒有選擇的空間,因為法律已經規定地十分清楚明白。對于這種羈束行政行為,在實際司法實踐過程中,如果被裁決方不服,也可以提起法律訴訟維權。法院將依據相關的行政法律條文進行審查判定。然而如果案件屬于自由裁量行政行為,如果沒有明顯的不公正,一般是不會受理此類案件的。
其實自由裁量和羈束行政行為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即便是是羈束行政行為也有一定的自由權限,只是必須在法律嚴格規定的范圍內。
1.自由裁量行政行為選擇余地雖然更大一些,但是也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框架中進行才可以。行政機關在實施此類行政行為時都需要把握好裁量的度,應當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自由裁量權需要遵循原則包含行政合法原則和行政合理原則。
2.在此類原則下,要求行政機關的行為必須合法,在法律規定范疇類行使行政權力。并且不僅僅需要合法,還需要合情合理,不能和立法的初衷相沖突。看似合法,實際上有違公允的行政行為,被定義為行政不當或行政失當,損害當事人權益。
3.在我國的治安條例法律相關規定中,特別是針對自由裁量行政行為,如果有人假冒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濫用此權力,以假身份行騙。通常行騙者將會被處以五日至十日的拘留刑罰并處于罰金。情節較輕的人,可以從輕處理,減少拘留時間和罰金數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行政行為的信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推薦以下內容,快去點擊查看吧
要式行政行為和非要式行政行為的含義是什么
行政行為的效力和合法性具體內容是什么?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