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情節認定規定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情節認定規定是發現有人員傷亡,但是卻不立即來進行救助,逃離現場的,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根據我國刑法第133條的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體的量刑起點為:
1、負事故全部責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為有期徒刑四年;
2、重傷一人逃逸,且有定罪的其他特殊情形的,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一年;重傷增加一人,刑期增加六個月。
3、負事故主要責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有前項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死亡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九個月;重傷增加一人,刑期增加四個月。
4、負事故全部責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為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情增加二年;
5、負事故主要責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為有期徒刑七年;死亡增加一人,刑情增加一年四個月;
6、負事故同等責任,三人死亡的,且逃逸致一人死亡的,為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情增加一年;
7、逃逸致人死亡,同時出現其他后果,對其他后果部分增加刑期,適用前兩條的規定。
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1、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觀方面
有下列情形之一,即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的話,發生一些交通事故的話,此時要保持頭腦冷靜,千萬不能夠因為害怕而就逃離現場,這樣的一種做法的話是不正確的,反而會加重自己的罪行,所以一旦發現有人員傷害的話,就應當及時的打電話,或者是將他們立即送往醫院,不能夠無故的離開。
交通肇事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刑事責任怎么判定
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勞動仲裁什么時候可以起訴
2021-02-16同一房屋先出租后抵押怎么辦
2021-01-29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