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行政處罰的形式的是什么?
1.申誡罰
這是指環境行政主體對違法的環境行政相對人予以訓誡、譴責,使其停止違法行為并避免重犯的行政處罰。申誡罰的罰則有警告、通報批評等。警告和通報批評的共同點在于都是對違法者通過書面形式予以譴責和告誡,但是它們也有區別:通報批評造成的影響比警告大,它通過報刊或政府文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公布,警告則只是直接下達給被處罰人;警告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而通報批評往往單獨使用。
2.財產罰
這是指環境行政主體剝奪違反環境行政法規范的相對人的某種物質利益的行政處罰。財產罰的罰則很多,環境行政主體運用的罰則主要是罰款。
罰款是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財產罰。法律、法規和規章都可以規定罰款這一罰則、受罰款處罰的違法行為和實施罰款處罰的行政主體。但是,規章只能規定小數額的罰款處罰;在效力等級較高的行政法規范對財產罰已經作出了規定時,除有授權外,效力等級較低的行政法規范只能就此作出執行性規定,而不能加以擴大、縮小或改變為其他處罰。
3.行為罰
行為罰是指環境行政主體限制和剝奪違法相對人某種行為能力或資格的處罰措施。它是我國現行的主要環境行政處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責令重新安裝或使用。環境行政主體可責令未經同意而擅自拆除或者閑置污染防治設施,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標準的環境行政相對人安裝和使用污染防治設施。
(2)責令停止生產或使用。它是指環境行政主體對污染防治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就投入生產或使用的建設項目,責令其停止生產或使用的一種行為罰的方式。實施這種行政處罰的特定主體為批準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如果環境行政相對人有建設項目,但是沒有進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或者雖然進行了建設但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便投入生產或使用,環境行政主體就可以責令其停止生產或使用,不管這類違法行為是否造成了環境污染和危害的后果。
(3)責令停業或關閉。它是指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對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環境行政相對人,責令其不得繼續生產或經營的一種環境行政處罰方式。責令停業或關閉是一種最為嚴重的環境行政處罰方式,它意味著被處罰的環境行政相對人的從業資格的不復存在,不能再從事原先的生產經營項目。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第39條第2款的規定,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主體是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責令中央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停業、關閉,須報國務院批準;其實施的對象是經人民政府決定限期治理而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環境行政相對人。
(4)責令限期治理。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第41條的規定,海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在我國海域航行時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船舶,有權強制其在一定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行政相對人對海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限期治理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申請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環境行政訴訟。
(5)責令支付消除污染費用和責令賠償國家損失。這兩種處罰方式是適用于海洋環境保護領域的特殊處罰方式,它們被具體規定在《海洋環境保護法》第41條中。海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造成海洋污染損害而使環境質量下降的單位,可以強制其支付恢復環境質量的費用。如果受害者無力從事恢復環境質量的工作,可以支付費用給他人從事此項恢復工作。海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污染海洋環境并造成損失的船舶可以強制賠償國家損失。
二、環境行政處罰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行政處罰的主體是縣級以上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行政部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注意的是,這些行政主體只能實施環境法律規范規定的屬于其監督管理范圍內的行政處罰權,否則就是違法。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58條規定“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又如《土地管理法》第74條規定“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處罰款”。如果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行使了上述公安或土地行政部門的處罰權,則主體不合法,屬違法行政。若擁有環境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或法規的授權規定,授權或委托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權,則這些被授權的組織或被委托的組織也必須在法定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權,否則其處罰無效。
(2)行政處罰的對象是環境行政管理的相對人,即實施了違反環境法律規范行為而導致污染、破壞環境或破壞了正常環境管理秩序的單位和個人。不是行政管理相對人,不能實施行政處罰。
(3)行政處罰的前提是管理相對人實施了違反環境法律規范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環境行政管理相對人實施了違反環境法律規范的行為,才能給予行政處罰,也只有環境法律規范規定必須或可以處罰的行為才可以處罰,法無明文不處罰。
對于破壞環境的行為,國家法律的處罰也是很嚴重的。環境資源屬于我們每個人的保護職責,應當學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改善人們的環境質量,促進健康成長。對于違反環境保護法的群體,我國國家是嚴格管制的,若是發現相關違法行為的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環境污染事故等級分為幾類?有哪些標準?
發現環境侵權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如何規定的
2021-02-01拆遷安置房不交物業費怎么辦
2021-01-09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