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罪離開現場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的逃逸。但在哪些情況下肇事者離開現場不會構成交通肇事的逃逸?對于這個問題,請看我們律霸的小編將在下面的文章中為您詳細的具體的情形分析。
哪些情況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適用自行協商解決的,是基于事故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情況下達成的,肇事方的離開說明是得到受害人的同意,并且雙方還互留相關聯系方式,即不存在肇事人棄受害人、事故現場于不顧的情形。再者,自行協商,屬于《道路交通處理程序規定》中賦予當事人雙方自治的權利,自行協商達成協議的,填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并共同簽名即可。一方反悔并報案的,屬于對損害賠償協議書有異議,可以共同請求交管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直接起訴。但不屬于肇事逃逸的范疇。
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肇事逃逸的,在主觀上是為了躲避法律追究,但當事人為了及時搶救傷者而離開事故現場的,在主觀上部分與肇事逃逸的主觀意圖存在出入,自然不構成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肇事者離開籌措費用是基于受害人的立場考慮,是為了受害人能夠得到即使的救助,同時經過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的,說明肇事者并不是借口離開。當然,此時,受害人應當證實肇事人留下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防范潛在的風險。
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有些交通事故比較嚴重的,甚至肇事者自己都處于受傷狀態并且無法及時打電話報警或求救的,應當予以理解。
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此情形中肇事者雖然存在離開行為,但是其主觀上根本不知道發生事故的,即主觀上不存在逃逸的故意,自然也不構成肇事逃逸。當然,肇事人這一主張必須拿出強有力的證據才能證明自己的“不知情”。
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有些交通事故現場,群眾情緒比較激動,一些肇事者害怕被群眾毆打而逃跑的,在逃跑后及時報警的,情有可原,不應當認定為逃逸。
以上就是關于哪些情況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解答了,希望可以對您的疑問有所幫助。更多關于交通肇事方面的問題,如交通肇事怎么認定?交通肇事怎么處罰?請聯系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為您詳細的分析介紹。
哪些行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懲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撤銷行政許可有時效限制嗎
2021-03-06單位集資房的車庫算配套設施嗎
2021-02-12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