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在我們國家,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處罰手段,因為有些行為他沒有觸犯刑法,就不能以犯罪的罪名來定罪處罰,但是他觸犯了行政法規依然可以用《行政處罰法》來進行。那么根據法律規定行政處罰罰法規定是哪些?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根據法律規定行政處罰罰法規定是哪些?
我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為2年,在違法行為發生后2年內未被行政機關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在5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二、具體解釋
所謂行政處罰追究時效,是指在違法行為發生后,對該違法行為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未發現這一違反行政管理秩序行為的事實,超過法律規定的期限才發現的,對當時的違法行為人不再給予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要正確理解該條的規定,應把握三點:
(1)該條的“發現時間”是指行政機關的立案時間,不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的時間;
(2)行政處罰追究時效的期限是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之日”是指違法行為完成或者停止日。如運輸違禁物品,在途中用了10天時間,應當從最后一天將違禁物品轉交他人起開始計算。對于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算。如某公民自從接通電源時就開始偷電,該案的行政處罰追究時效應當從該公民停止偷電之日起計算。又如某人違法占地建住宅,其行為的行政處罰追究時效應當從某人拆除住宅,退出土地之日起計算。
(3)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追究時效期限內發現違法行為,但最后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超過行政處罰追究期限的,對這種情況法院不以超出行政處罰追究時效處理。
需要跟大家明確的是我國的行政處罰的法規,自然第一個就是《行政處罰法》其次,如果涉及到稅收的相關規定,稅收管理條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法律。除此之外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我國關于追究時效問題。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
行政公益訴訟判決書怎么寫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