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購買房屋的目的自然是想要取得房屋的所有權,而要是在與開發商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之后,最終發現自己沒有取得房產證的話,自然購房目的就會落空。那這種情況下可以要求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嗎?下面,律霸小編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現實生活中,沒有取得房產證,要求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情形表現為:沒有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房屋轉讓,實踐中主要是期房轉讓;賣方購買了預售商品房后,在沒有取得房屋產權證的情況下將房屋出售,后來又因為房價上漲要求毀約,請求按照國家《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8條“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不得轉讓”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賣方在尚未取得房地產權證之前,雖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權,但享有買賣合同上的債權;而債權轉讓是我國《合同法》賦予合同當事人的權利之一,沒有理由不允許當事人轉讓自己的合同權利。因此,賣方將期房再予轉讓并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所以,在實踐中買賣雙方可采用下列兩種方式來處理未取得所有權證的房屋轉讓問題:
第一種處理方式是在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中附合同生效的條件,即告知買方簽訂買賣合同時尚未取得小產證,待賣方取得房地產權證后及時辦理房屋交易過戶手續。
《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但是,如果賣方惡意不辦理房地產權證并主張與買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時,根據《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所以,買方可以要求賣方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賠償違約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二種處理方式是買賣雙方先簽署購買房屋的意向協議書,約定待賣方房地產權證辦理完畢后,雙方再簽署正式的房地產買賣合同以及辦理過戶手續。
由于期房轉讓限制頗多、變數不定,建議雙方在買賣合同或者意向協議書中增加違約責任條款,提高違約金金額,加大違約成本,限制惡意違約,以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此時并不會必然導致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法律中規定其中只有幾種情況下,才能認定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而此時購房者的利益肯定是受到損害的,該怎么來處理才能維權,小編也在上文中作出了介紹,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貸款還完后,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房產證過戶費用怎么計算?
農村房產證過戶流程及費用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航拍圖能不能作為認定違法建筑的依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