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10年未處理是否表示不追究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最長期限為12個月,超過12個月未變更其他強制措施或者提起公訴的,取保候審會解除,超過10年未處理的,一般是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被取保候審了還會判刑嗎
事實上,取保候審與是否判刑無關,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1、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
按照刑法的規定,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其性質和刑事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一樣,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放了出來,在家里等候司法機關的進一步處理罷了。
一般來說,只要取保候審的滿足條件,犯罪嫌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及律師,都可以向司法機關申請取保候審,暫時將人放出來。同樣,當犯罪嫌疑人違反取保候審的規定,司法機關同樣可以變更強制措施,再次逮捕犯罪嫌疑人的。
由此可見,取保候審與是否判刑沒有關系,不能認為人暫時放出來就沒事了,除非收到公安機關的銷案(撤案)通知書,否則,仍要繼續待審。
2、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判刑是法院的事
通常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能夠被取保候審的,不是事小,就是其病重或已懷孕,但這和犯罪嫌疑人有沒有犯罪、需不需要判刑無關,不能因為取保候審,就說其無罪不用判刑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后,想要沒事的,仍要經過兩道程序:
(1)檢察院審查起訴。公安機關偵查完案件后,會移交給檢察院審查起訴,若檢察院審查認為無需追究刑事責任的,就會不予起訴,這時被取保的犯罪嫌疑人就沒事了。否則,檢察院就會向法院起訴,追究其相應的刑事責任。
(2)法院審判。法院接到檢察院起訴后,會根據各方的證據資料、庭審意見等綜合考慮,作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判決及相應的刑罰。說白了,判刑不判刑是法院的事,與取保候審無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最長期限為12個月,超過12個月未變更其他強制措施或者提起公訴的,取保候審會解除,超過10年未處理的,一般是不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私人出售口罩違法嗎
2021-03-05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國有土地劃撥土地轉讓有哪些條例
2020-12-08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