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處理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方
可以。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是指,醫療糾紛發生后,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第三方的協調,幫助,促進下,進行談判,商量,取得一致意見,消除爭議,簽署調解協議,建立的新的權力義務關系,從而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和司法程序的相關規定,對于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雖是間接,但是對于利益的保障卻是直接有效。
第三方調解方式
1、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衛生部等三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受理范圍包括患者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檢查、診療、護理等過程中發生的行為、造成的后果及原因、責任、賠償等問題,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費。委員會由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能、熱心調解事業的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檢察官、警官,以及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組成。
2、行政調解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并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所謂自愿,一是從程序意義上講,雙方當事人自愿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二是從實體意義上講,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意愿。這是調解不同于判決的一個重要特點。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種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有權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主持調解,無權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調解協議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自愿協商的結果。也就是說,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在實際生活中,一旦發生醫患糾紛的案件,我們就應該進行充分的溝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如果當事人雙方無法協商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第三方的介入,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調解
2021-01-26星期六不上班算曠工嗎
2020-12-09經營醫用酒精需要什么許可證
2020-12-19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