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情形
回避制度在訴訟中不是針對當事人而規定的。它是要求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因有法律規定的不得參與案件的審理或執行有關的任務的情形,不參加對有關案件的審理或免除有關任務的執行的制度。審判人員是案件的審理者,代表人民法院對案件行使審判權,因此回避主要是針對審判人員規定的。
當審判人員與案件有法律規定應行回避的關系時,應當自行回避,不參與對案件的審理,如果審判人員不自行回避時,當事人有權申請其回避。以要求法院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書記員、翻譯人員參與的審理工作,鑒定人受人民法院和有關單位的指派完成鑒定任務,他們與本案的審理有直接關系。因此,遇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也和審判人員一樣,自行回避。
回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遇有民事訴訟法等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主動不參加對案件的審理或任務的執行。另一種是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存在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的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結合起來,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貫徹實施,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審判。
首先,當事人不能隨意要求審判人員回避,只能在出現了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而且審判人員又沒有自行回避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有三種:
第一,參加本案審理的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回避。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只能以當事人的資格參加訴訟,不能同時又以審判人員的資格參加對案件的審判。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有可能為照顧親屬的利益,影響案件的公證審理。因此須回避。
第二,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這種情況對案件的審判涉及他個人的利益,不允許其參加對案件的審判。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時,應當回避。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關系外的社會關系,如師生、同學、朋友等關系。
審判人員與本案當事人存在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應該參加對案件的審判。其次,當事人如果認為審判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有上述法律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請求更換審判人員,申請可以用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申請中必須根據法律規定,說明要求他們回避的理由,法律規定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之后,法庭辯論終結之前,發現可以申請回避的事實和理由,仍然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但是,如果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時,已經知道審判人員及其他人員應行回避的事實和理由,只是在法庭辯論結束之后,認為自己可能要敗訴,才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有可能不被給予接受。
對當事人的回避,因被申請回避的人不同而由不同的人作出批準決定。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所作的決定,可以采取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如果人民法院沒有批準當事人的申請,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審判人員不停止對本案的審理。
二、訴訟過程中應回避的情形
司法警察能夠被回避的情形有很多,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所規定的司法警察職責來區分,可分為以下幾種情形的回避:
(1)司法警察在訴訟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時,應主動要求退出訴訟活動,這實質是通過司法警察的職業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消除可能導致案件得不到公正處理的人為因素。
(2)司法警察從看守所或其他羈押場所提押犯罪嫌疑人或人犯時,除了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外,還應向犯罪嫌疑人或人犯交待…避權,如果犯罪嫌疑人或人犯要求司法警察回避,那么司法警察應立即停止執行,向警隊匯報事由,由警隊領導依據是民事還是刑事做出相關應急措施。是刑事案件,由警隊領導立即向院長報告,由院長決定是否回避,回避成立,警隊應重新派警;是民事案件則由警隊領導做出決定并采取相應措施。
(3)在途中押解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或人犯在途中申請司法警察回避,此時不管是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執行任務的司法警察都不停止押解工作,但是執行任務的司法警察應向警隊匯報情況,由警隊領導按照具體案由的情形,到達指定的地點做出相應的措施(刑事案件由警隊領導向院長匯報,由院長決定,民事案件由警隊領導決定)。
(4)在刑事案件開庭過程中,法官在告之犯罪嫌疑人或人犯四項權力時,應當提示回避的范圍包括司法警察在內,若犯罪嫌疑人或人犯提出司法警察回避,此時法官應休庭,報院長決定是否回避,在報院長的同時也要報警隊,讓警隊做好重新調警的準備。在民事案件開庭時,法官向當事人宣布四項權力時,也應告之值庭的司法警察在回避的范圍內,如果當事人申請司法警察回避,此時審判長應做出決定是否回避,如果回避的理由符合法定的事由,審判長應向警隊申請重新調警,警隊應積極配合。
(5)在參與強制執行過程中,當事人提出司法警察回避,執行長根據當事人申請的理由,當場做出駁回申請人的申請,司法警察不停止執行任務。即使申請人的理由成立,申請人也只有通過申請復議,由法院決定執行的結果是否有效。
(6)在執行傳喚、拘傳、拘留時,遇有被傳喚人、被拘傳人、被拘留人申請司法警察回避,執行任務的司法警察應不停止任務的執行,但要向警隊匯報申請事由,由警隊領導做好相應的應急換警措施。
(7)擔任過司法警察后從事審判工作的法官,遇有曾參與某案件的審理后再審,此時也應當回避,防止先入為主,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
對于你提出的“申請回避”的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司法警察在訴訟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時,應主動要求退出訴訟活動,司法警察從看守所或其他羈押場所提押犯罪嫌疑人或人犯時,除了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外,還應向犯罪嫌疑人或人犯交待避權,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