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平江縣律師 寧晉縣律師 當涂縣律師 五蓮縣律師 彭山縣律師 靈山縣律師 江漢區律
在我國,轉讓股權獲得的收益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擴大,我國的外企數量也不斷增多。那么,外國人之間股權轉讓個稅稅率是多少呢?實務中,這個問題難倒了不少朋友。今天,大家就和律霸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一、外國人之間股權轉讓個稅稅率
1、 股權轉讓應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2、如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3、 外國個人投資者轉讓境內企業股權收益是否納個人所得稅,在法律上也缺乏確定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條針對財產轉讓所得是否源于中國境內有如下的闡述:“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
(1)股權轉讓應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2)如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4、外國個人投資者轉讓境內企業股權收益是否納個人所得稅,在法律上也缺乏確定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條針對財產轉讓所得是否源于中國境內有如下的闡述:“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5、對該條款最直意的解讀應是:除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外,其他財產(包括股權)的轉讓所得是否源于中國境內,取決于轉讓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這樣解讀的最大問題是,股權轉讓地點如何確定(譬如是轉讓協定簽署地、交割地、股東記錄簿所在地還是企業所在地)沒有進一步解釋,而某些因素(如轉讓定簽署地、交割地)的隨意性很大,不應該左右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6、在這一點上使適用規則更為混淆的是,1993年7月2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取得股票(股權)轉讓收益和股息所得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3]045號)仍未廢止,而其相關部分規定:“外籍個人轉讓其在中國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取得的超出其出資額的部分的轉讓收益,…依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該規定與上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有關條款不完全一致?沒有說明在中國境內轉讓這一先決條件?使得法規與法律產生抵觸。
7、關于《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有關條文解釋和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7〕403號
二、轉讓其他公司股份取得的收益
第十三條第五款,關于轉讓公司股份取得的收益,該項股份又相當于一方居民公司至少25%的股權時,可以在該一方征稅的規定,執行時暫按以下原則掌握:即如香港居民曾經擁有內地公司25%以上的股份,當其將該項股份全部或部分轉讓并取得收益時,內地擁有征稅權。
三、計算方法
1、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轉讓股權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應按照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參照每股凈資產或納稅人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對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合計占資產總額比例達50%以上的企業,凈資產額須經中介機構評估核實。
2、股權轉讓所得是指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后的差額。就稅法的一般原理而言,股權轉讓與其他財產轉讓一樣,其收益的性質屬于資本利得。資本利得的計稅基礎(tax base)為轉讓財產所獲得的收入與被轉讓財產的取得成本之間的差額。 套用國家稅務總局文件的表述方式,股權轉讓所得為企業“轉讓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后的余額” 或者“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后的差額” 。
外國人之間股權轉讓個稅稅率是多少呢?通過閱讀上文,我們發現股權轉讓的稅率是按照個人所得稅參照收取的,一般為10%到20%不等,根據納稅主體的不同,可能有一定的浮動。因此,實務中一般根據納稅人申報和稅務機關審核的結果收取。不過,由于實務中的情形各有不同,所以小編建議您可以在告知稅務律師具體情況后獲取專業意見,這樣更有利于您稅收問題的迅速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黑要判多久
2021-01-20侵權責任糾紛學生能否適用城鎮標準
2021-02-08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