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方沒有合同解除權嗎?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違約方一般是沒有解除合同的權利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如果繼續履行合同,違約方將面臨更大的損失,而守約方拒不行使解除權。那么法院應當根據違約方的請求判決解除合同。同時,守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
二、違約方合同解除權的認定
1、現行法律并未明確禁止違約方解除合同的權利
我國現行法律并沒有關于違約方不得解除合同的明確規定。從理論上講,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契約,按約履行合同除了囿于法律規定的約束外,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于當事人的自愿。在一方不愿意繼續履行合同時,雖然有強制履行的制度設定,但強制履行顯然不可能適用于所有不自愿履行的情形。如果機械理解“依法成立的合同應當履行”,并一律排除違約方解除合同的權利,以絕對的強制對抗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在某些個案中必然會耗費極大的社會成本。
2、現行法律中可以找到違約方解除合同的依據
違約方的合同解除權,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框架內能夠找到明確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在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義務或者履行非金錢義務不符合約定時,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法律上或事實上不能履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履行費用過高;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因此,在出現上述情形時,違約方得以主張免除合同義務的履行。如果不賦予違約方主動提出解除合同的權利,上述規定就毫無意義。在守約方因對方違約而無法履行合同時,如果守約方不訴至法院,則爭議的合同履行將遙遙無期,雙方的法律關系也將處于長期的不確定狀態。因此,在合同出現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的情形時,違約方提出解除合同應予支持。但違約方必需承擔違約的法律后果。
合同的簽訂是需要由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但違約方由于違反了合同的相關條款,所以是需要追究相關違約的責任的,具體情況下可以依據法律規定來進行合法的辦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合法的界定。
合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還需要承擔嗎?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協議如何書寫?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是否需要鑒定
2021-01-13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