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合同可以主張違約責任嗎?
1、可以的,如果是受脅迫、欺詐或者乘人之危簽訂的合同是可以撤銷的。但撤銷權要以訴訟或者仲裁的方式來行使。合同被依法撤銷后,合同自始無效。如果已經支付違約金,要返回。但撤銷權有除斥期間,即應于知或應當知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
2、可撤銷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因重大誤解而沒有進行真實意思表示,或者當事人利益顯失公平來,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有權請求法律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的合同。
3、撤銷權是指撤銷權人依其單源方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為溯及既往地消滅的權利. 撤銷權必須申請后方可實施,行使期限:一年內.
(1) 是否行使撤銷權由撤銷權人自行決定,當事人可選擇自行撤銷、不撤銷或變更其合同的內容。
(2)知 可撤銷合同在撤銷前,當事人應按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撤銷后,合同自始無效。
4、可撤銷合同的原因:
(1) 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 訂立時利益顯失公平。
( 3) 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
所以,申請撤銷后,可以不用負違約責任。因對方違約而依法解除合同的,可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抄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綜上所述,當事人申請合同撤銷后,不負違約責任,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實現的,一方遲延履行義務,經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情形有哪些?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違約金上限30%司法解釋
2020-11-10房產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2021-01-10正確行使留置權的方法
2021-03-25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