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后還可以提出損害賠償嗎?
1、《民法通則》第 115條規定,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合同法》第 107條規定,除了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以外,當事人的遲延履行、根本違約、預期違約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是行使合同解除權的大前提,因此,根據 107條規定在合同被解除之前,也即合同仍有效存在的時候,因為違約事由的存在,違約方就已經負有違約責任,損害賠償責任便是在違約之后行使解除權之前已經存在的。
2、合同解除消滅的是合同的履行,意圖恢復到雙方締約合同前的最初狀態,區別于合同自始無效的概念。合同解除的是雙方的原定給付義務,因此當事人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并未消滅。
3、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應當認為是原來合同債權的繼續,雖然原債權和債務因解除而消滅,但既然合同解除權是法律對當事人的救濟,那么請求權就相當于合同中的救濟性權利義務,是為輔助這一救濟機制更好地實現而存在的,不應當死板地將其與有效的合同捆綁在一起,故而不因合同的解除而消滅。
二、合同解除的條件有哪些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在日常生活中,公民都會與其他公民和企業進行約定,那么為了更好的規范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我們可會通過簽訂合同來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當鑒定合同后出現了一些不可抗力或者通過雙方協商后,也是可以依法申請合同解除的,合同中原先約定的事由也就隨即解除。
合同解除終止有什么區別
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合同終止合同合同解除的區別在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