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的責任是什么?
1、賠償損失
違反附隨義務最主要的救濟方式是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通常情況下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違反附隨義務侵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利益,賠償損失當屬最理想的救濟方法。賠償的范圍包括對方當事人的實際損失,救濟而產生的費用。對當事人固有利益侵害者還可能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2、解除合同
違反附隨義務第二種救濟方式是解除合同。林誠二先生認為臺灣地區民法第254條及256條規定,債務人有給付延遲或給付不能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并未區分何種債務不履行得為解除或不解除契約。并認為非為給付不能達到契約之目的時方可解除[8]。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另一方通常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如果該項附隨義務的違反使得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或合同對當事人不再有意義,當事人就可以此為據,解除合同關系。
二、違反附隨義務的歸責原則與責任構成要件
1、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發生之后,據以確定損失由何人承擔的原則。單單歸責原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責任成立有無,它只是為責任的成立尋找根據和理由。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過錯原則指以當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根據的原則。過錯推定指在某些行為構成中,法律推定行為人實施該行為是有過錯,當事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來免責。無過錯原則指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失,只要當事人實施了某種行為,造成了損害就應當承擔責任。
我國合同法總論采用了無過錯原則,而在合同法分論中卻規定了不少的過錯責任。合同法中規定了附隨義務,卻沒有規定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因此依類推,有學者認為應當采用合同法總論中的無過錯歸責原則。而合同分論中的諸多過錯責任,又讓人對此項推定產生懷疑。
2、責任構成要件
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構成要件是指違反附隨義務所要承擔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違反附隨義務的情況,一為違反給付義務同時也違反了附隨義務;一為僅違反附隨義務。對于前一種情況,一般要求符合違約的構成要件即可,不再以附隨義務來單獨主張。因此本部分所言構成要件是指單獨違反附隨義務的情形。
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也是在近幾年中不斷的提高,公民都會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來解決的,同時也是會在合同中寫明違約后的責任以及賠償的義務,在賠償損失時一般會通過支付賠償費用的方式來實現的,具體的違約金額會根據雙方協商以及造成的實際損失來確定。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是違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可以制裁網絡噴子嗎
2021-02-17如何理解涉外復婚的程序
2020-12-26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國有出讓土地政府有權收回嗎
2021-01-26農村一口人分多大宅基地面積,有法律規定嗎
2021-02-11父親再婚后宅基地面臨拆遷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2021-01-04拆遷安置房買賣程序是怎樣的及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