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土地買賣合同解除契稅誰來承擔?
契稅可由有過錯方承擔。
契稅是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稅收。
契稅除與其他稅收有相同的性質和作用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征收契稅的宗旨是為了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通過征稅,契稅征收機關便以政府名義發給契證,作為合法的產權憑證,政府即承擔保證產權的責任。因此,契稅又帶有規費性質,這是契稅不同于其他稅收的主要特點。
(2)納稅人是產權承受人。當發生房屋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行為時,按轉移變動的價值,對產權承受人課征一次性契稅。
(3)契稅采用比例稅率,即在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行為時,對納稅人依一定比例的稅率課征。
二、契稅的征稅對象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境內轉移的土地、房屋權屬。具體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⑴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承受方交。
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⑵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除了考慮土地增值稅,另由承受方交契稅。
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贈與、交換或者其他方式將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⑶房屋買賣:
即以貨幣為媒介,出賣者向購買者過渡房產所有權的交易行為。
以下幾種特殊情況,視同買賣房屋:
⑴以房產抵債或實物交換房屋,應由產權承受人,按房屋現值繳納契稅。
⑵以房產作投資或股權轉讓,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獨資經營的企業,免納契稅。
⑶買房拆料或翻建新房,應照章納稅。
房屋贈與贈與方不納土地增值稅,但承受方應納契稅。
房屋交換在契稅的計算中,注意過戶與否是一個關鍵點。
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土地出讓金
對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所應支付的土地出讓金,要計征契稅。不得因減免土地出讓金而減免契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的解除就代表著雙方的關系將隨之消失,如果是利用訴訟程序來解除的,那么所應該要承擔的稅錢也必須要繳納,但這具體的就要看法院如何的判決,誰有錢誰承擔的責任就要多一些,所以,案件在處理的時候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購房契稅什么時候交
購房契稅怎么交 房屋契稅由誰交
最新的購房契稅新政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探視權可以過夜嗎,如何行使探視權
2021-03-15二手房買賣交易不成,可以要求退中介費嗎
2021-01-14無證行醫是否按照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