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委托辯護
委托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委托別人來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辯護。
刑事訴訟法第33條和第34條規定了委托辯護的相關內容。
1.辯護人的人數。
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
在同一個時間里面,一個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兩名辯護人。
這里特別強調“在同一個時間里面”是因為:
(1)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同的訴訟階段可以委托不同的人來為他擔任辯護人。
(2)即使在同一個辯護階段,被告人可以通過拒絕辯護這種方式來更換辯護人,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在一個案件的整個訴訟過程中,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辯護人最終可能不只兩個。
高檢和高法都在各自的解釋里明確了這樣一點,就是共同犯罪案件當中,一個辯護人不得同時接受兩個以上(包括兩個)的共同被告人的委托擔任辯護人。因此我們要明確,共同犯罪案件當中,一個辯護人永遠只能給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擔任辯護人。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要求僅限于共同犯罪案件當中的共犯,如果雖然是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但是被告人之間沒有共犯關系,如張三和李四共同搶劫,涉嫌共同搶劫犯罪,李四又和王五涉嫌共同盜竊,因此人民檢察院一并了張三、李四、王五。那么犯罪事實有兩個,一個是搶劫,一個是盜竊。人民法院在一次審判當中對三個被告人進行了審理,在這個所謂的共同犯罪案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張三和王五之間并沒有共犯關系,那么如果在審理過程中,張三要委托A律師,且A律師的水平很高,王五也要委托A律師,那么A律師能不能同時接受張三、王五的委托給他們在一次訴訟當中在一個審判庭上擔任辯護人?我們說應該是沒問題的。
2.辯護人的范圍。
刑事訴訟法第33條告訴我們,辯護人的范圍有正反兩個方面的規定,從正面來講,32條規定了三種人可以擔任辯護人:第一種人是律師;第二種人是人民團體推薦的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第三種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或者是親友。
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二款還從反面規定了不能擔任辯護人的人有兩類:第一類是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和宣告緩刑的人,注意正在執行刑罰的人并不等于正在服刑,正在服刑的范圍小,正在執行刑罰的范圍大;第二類是其他被依法限制、剝奪人身自由的人。
高檢、高法都在各自的解釋里面把不能擔任辯護人的人作了比較大的擴充,一般司法考試都考高法的解釋,根據高法的解釋不能擔任辯護人的人現在擴大到七種人,增加的第三種人屬于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第四種人就是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第五種人是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第六種是本法院的人民陪審員;第七種是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
高法還規定前三種人:宣告緩刑或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其他被依法限制剝奪人身自由的人以及限制行為能力或無行為能力的人,這三種人是絕對不可以擔任辯護人的。另外的四種人能夠以被告人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的身份接受委托、擔任辯護人。
3.委托辯護開始的時間。
委托辯護開始的時間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34條中,首先,法律只規定了一個開始的時間,公訴案件進入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隨時可以委托辯護人,因此檢察院、法院都有一條共同的責任(義務),刑事訴訟法第34中有所規定,公訴案件進入審查起訴以后3日之內,人民檢察院應當告之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自訴案件人民法院受理以后3日之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委托辯護開始的時間”是指接受委托的律師或其他人自何時起能夠以辯護人的身份介入訴訟,而不是說自何時起能夠辦理委托手續。刑訴法不對辦理委托手續的時間作限制,只對以辯護人身份參加訴訟的時間作了規定。
指定辯護指什么
指定辯護是指人民法院對于特殊案件的被告人指定辯護人。
1.既然是由人民法院來進行指定,就意味著這個指定辯護存在的時期是整個審判階段,因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都不存在為犯罪嫌疑人指定辯護人的義務,也就意味著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是沒有指定辯護的,指定辯護只存在于審判階段。可見,三種辯護當中,指定辯護存在時間是最短的,僅限于審判階段。
2.經過司法解釋,我們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審判階段的指定辯護不僅一審程序當中存在,同樣也要適用于第二審程序。
3.指定辯護不僅存在于公訴程序,也應當存在于自訴程序,當案件具備指定辯護的條件時,即使是一個自訴案件,人民法院也應當去履行指定辯護的義務,所以,公訴程序和自訴程序都應該有指定辯護。
二者有什么不同
辯護分為委托辯護和指定辯護。法院基于法律及被告人的特殊身份或某種情況,指定律師或其他公民為被告人進行辯護的制度。在我國,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通常被指定的辯護人由律師承擔。這種辯護人稱為指定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決定是辯護人參加訴訟的根據。如果被指定的是律師,那么人民法院與律師所在單位則產生權利和義務關系。
委托辯護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為維護其合法權益,依法委托律師或者其他公民協助進行辯護。
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三)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辯護分為委托辯護和指定辯護。法院基于法律及被告人的特殊身份或某種情況,指定律師或其他公民為被告人進行辯護的制度。在我國,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通常被指定的辯護人由律師承擔。這種辯護人稱為指定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決定是辯護人參加訴訟的根據。如果被指定的是律師,那么人民法院與律師所在單位則產生權利和義務關系。
委托辯護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為維護其合法權益,依法委托律師或者其他公民協助進行辯護。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糾紛一定要按照正常的流程進行解決,不要意氣用事,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如有更多相關的法律問題,大家可以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土地轉租年限能超過原合同嗎
2021-02-19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再保險公司
2021-01-15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