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回避
任職回避,又稱職務回避,是指對有法定親情關系的公務員,在擔任某些關系比較密切的職務方面做出的限制。
(1)任職回避親屬
①夫妻關系;②直系血親關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③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關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④近婚親關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的配偶。(2)回避職務①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②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包括上一級正副職與下一級正副職之間的領導關系。③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審計和財務工作。(3)變通執(zhí)行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zhí)行職務回避的,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guī)定。
地域回避
我國《公務員法》第69條規(guī)定,公務員擔任鄉(xiāng)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1)適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機關為鄉(xiāng)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
(2)適用地域回避的人員是擔任上述機關和部門的主要領導職務的人員。一般包括鄉(xiāng)、縣級黨政正職、紀委書記、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黨委組織部長、人事局長、監(jiān)察局長、公安局長等。
(3)適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職或在一地擔任領導職務較長時間。地域回避主要規(guī)范對象為原籍任職。
公務員回避制度
公務員法規(guī)定的回避包括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
回避是指為了防止公務員因個人利益和親屬關系等因素對公務活動產(chǎn)生不良影響,而在公務員所在職務、所執(zhí)行公務和任職地區(qū)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開有關親屬關系和公務的制度。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jù)合法嗎
2021-01-22小孩的撫養(yǎng)權能寫進婚內(nèi)協(xié)議嗎
2021-01-25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房產(chǎn)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破產(chǎn)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兒媳贈與公婆房產(chǎn)怎么繳稅
2021-03-15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意外險的規(guī)定是怎么樣
2021-02-16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yè)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