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不返回屬于犯罪嗎
不當得利的一方不返還財產的,是屬于民事糾紛,一般不構成犯罪,但經法院判決后,暴力抗拒執行的,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惡意受益人的返還義務
惡意受益人是指明知無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銷而經撤銷的行為所為的給付,受領人知其撤銷原因的,也視為明知無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領時不知其受益無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曉的,自知曉之日起,成為惡意受益人。
惡意受益人負擔較善意受益人嚴厲的返還義務,應當返還其當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該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當初所受利益的利息。若惡意受領的利益不存在,不論其不存在的原因如何,受益人都應當如數償還,不得主張因利益不存在而免除償還義務。
惡意受益人為取得、保存增加該利益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可以向權利人主張償還,或從返還額中扣除;惡意受益人支出的有益費用,只能在現存的增加額限度內要求返還,或予以扣除。
惡意受益人依上述方法返還受損者利益,仍不足以彌補受損者損失時,惡意受益人應承擔賠償義務。此項賠償義務為一種特別賠償義務,不以受益人故意或過失為要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對不當得利返還范圍的解釋,并未區別受益人為善意或惡意,而是規定: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和管理費后,應當予以收繳。依據該解釋,不當得利返還義務的范圍僅限于原物及孳息,其他收益上繳國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不當得利的一方不返還財產的,是屬于民事糾紛,一般不構成犯罪,但經法院判決后,暴力抗拒執行的,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個公司成為采購供應商的形式是什么
2021-02-10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