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果如下
適法無因管理的法律效果
(1)阻卻違法羅馬法有“干涉他人之事為違法”的原則,無因管理系干預他人事務,實屬對他人財產權利或人身權利的侵害本應構成侵權行為。但無因管理因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管理事務,其管理本身利于本人,并不違反本人意思,或雖違反本人意思,但符合社會公序良俗,有利于社會,故法律使無因管理的行為成為合法行為,以阻卻違法性。
(2)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產生法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1)管理人的義務
無因管理本來是管理人沒有法定的義務或約定的義務,而管理他人事務,但是管理人不管理則作罷,既然管理人已經手管理,管理人就有適當的義務。國外和我國臺灣地區的法律均有相關的規定。主要有三方面的義務。
第一、管理人依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以有利于本人的方法為事務管理。所謂依本人明示的意思管理,是本人曾向非管理人明確表示其管理意思。如果向管理人表明管理意思,則不是無因管理,而是委任管理,雙方構成合同關系。所謂依可得推知的意思管理,是指本人雖然沒有明確表示,但依客觀情況,可以推出本人有某種意思。如果管理違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而進行管理本人事務,對本人造成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同時,管理人應以有利于本人的方法進行管理。管理應履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否則就應承擔民事責任。但因情形緊急,管理人為免除本人的生命、身體或財產上的急迫危險進行管理,對本人造成損害,除有惡意或重大過失外,不負損害賠償責任或減輕責任。如日本民法698條規定,“管理人為避免本人之身體、名譽或財產之急迫危害,而為其事務之管理者,非有惡意或重大過失,對于因此之損害,不負賠償責任。”瑞典民法第420條第二項規定,“管理人之責任義務,為避免本人之急迫危險而為管理者,得減輕之。”
第二、管理人應履行適當的通知義務。事務管理開始時,如能通知本人,應通知本人,如無急迫情事,應待本人指示。如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173條第一項規定“管理人開始管理時,以能通知為限,應即通知本人。如無急迫之情事,應俟本人之指示。”德國民法第681條也有類似規定,“管理人之管理承擔,應不遲延通知本人,且無因遲延而生損害之虞者,應俟本人之決定。”管理人有通知義務。但管理人的通知義務是以管理人能夠通知為限的,如果不能通知,如不知道本人是誰,或不知道本人的聯系方式等客觀事由,不能通知的,則可免通知義務。管理人負有通知義務,如果沒有履行通知義務,則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管理人將管理事項通知了本人,管理人應等待本人的處理意見。本人可能對管理人有指示,也可能沒有指示。本人有指示時,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化,雙方不再是無因管理關系。本人指示管理人繼續管理的,管理人與本人構成委托關系;本人指示管理人停止管理的,管理人應按本人的意思終止管理。本人無法通知的,或通知到了本人,而沒有明確指示的,管理人仍應繼續履行好管理義務,不得隨意終止自己的管理行為。有的學者認為,管理人通知后,本人無指示時,管理人應不再繼續管理。筆者認為不妥,如果管理人此時終止管理,相對開始管理時更為有害于本人,無疑對本人的利益來說是更大的損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拆遷安置房名額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