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可從事執業活動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如果從事醫療活動的,構成非法行醫。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醫師法》
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
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除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準予注冊,并發給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醫師執業證書。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為本機構中的醫師集體辦理注冊手續。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醫療損害和醫療事故的區別是什么
1、加害人不同。因為,醫療事故的加害人只能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而醫療損害可以是任何醫療單位或者個人。
2、兩者造成的損害后果不同。醫療事故的損害后果直接指向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權,附帶財產權損害。而醫療損害的損害后果,則包括患者生命健康權在內的其他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損害。
盡管《條例》規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但這個“人身”與醫療損害侵害患者的“人身”,乃至《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中的“人身”,絕不是同一個概念。前一個的“人身”損害不過是后兩個“人身”損害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醫療事故是醫療損害的一種類型。
3、兩者加害人主觀過錯的表現形態不同。醫療事故加害人的主觀表現形態是過失,而醫療損害加害人的主觀表現形態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故意。
醫療損害的外延明顯大于醫療事故,是“屬”概念,二者構成“真包含關系”。由此可以看出,醫療事故是一種醫療損害,與醫療損害具有相同的屬性和內在的聯系,不應當將它們完全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不應該認為它們是毫不相干的兩回事。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如果從事醫療活動的,構成非法行醫。如果讀者在遇見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21-02-01動遷房是拿到產證3年后,才能上市嗎
2021-03-21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