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債務免除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債務免除的性質向來有單方行為和契約兩說。單-方行為說以權利可得拋棄為其邏輯起點,即以對債務人的意思推定為基礎,其邏輯必然是完全不需要慮及債務人的利益、意志,殊為不妥。
而契約說則能克服此缺陷,又能滿足法律實務之需求,更具說服力。
債務免除的特點
1.免除是無因行為。債權人免除債務,不論是為了贈與、和解,還是別的什么原因,這些原因是否成立,都不影響免除的效力。
2.免除為無償行為。免除債務表明債權人放棄債權,不再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因此,債務人不必為免除為相應的對價。
3.免除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免除債務不必有特定形式,口頭、書面,明示、默示都無不可。比如債權人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通知債務人不必再履行債務,是以明示方式免除債務。而債權人不對債務人主張債權,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也產生債務免除的后果。
免除是處分債權的行為,作出免除意思表示的債權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免除行為除非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經法定代理人同意,否則不生法律效力。免除可以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附生效條件的免除比如,債權人表示只要債務人在合同履行期歸還本金,可以免除利息。附解除條件的免除比如,贈與人表示贈與合同成立后,如果贈與人經濟狀況惡化,贈與合同不再履行。附生效期限的免除比如,出租人通知承租人下月1號開始不必再支付房租。附終止期限的合同比如,出賣人通知買受人,其售予買受人商品的八折優惠月底終止。免除應當通知債務人或者債務人的代理人,向第三人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發生法律效力。免除為放棄債權的行為,向債務人或者債務人的代理人表示后,即產生債務消滅的法律后果,因此,債權人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
債務免除相對于其他的一些法律程序還是比較簡單的,不像有些程序那么的繁瑣復雜,但是債務免除是需要債權人和債務人同時商量和約定的,雙方都必須是知情者。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三板掛牌業務規則詳解
2020-11-17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