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客戶資料屬于公司的商業秘密。如果這一行為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則有可能構成犯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否則,只是構成民事上的侵權,民事侵權應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該責任主要是對公司(商業秘密權利人)承擔。至于給那些各戶所造成的侵害,應由公司承擔。
一、根據《刑法》第219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1、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即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這幾種行為是不能作為一種獨立的危害行為方式存在的,因為刑法對商業機密罪犯罪的成立,必須以對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為前提,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單純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難以成立本罪。2、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后的繼續侵害行為。不正當獲取商業秘密后的繼續侵害行為,是指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不正當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3、合法知悉商業秘密后的非法處分行為。合法知悉商業秘密后的非法處分行為,是指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行為。有這種犯罪行為的人,一般是對商業機密有保密義務的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行為人如果明知該信息屬于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依舊侵犯,就應當承擔為其保密的責任。4.非善意第三人的間接侵害行為這是對明知或應知前述三種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的概括。第三人雖然沒有直接侵犯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但他在知道或應當知道他人的違法行為侵犯了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情況下仍然獲取、使用或者披露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綜上所述,您的行為并不構侵犯商業機密。
二、侵犯商業秘密罪(刑法第219條),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陀^上行為人必須具備三種行為:1、首先,行為對象為商業秘密。2、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3、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主觀上行為人必須是故意。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多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
對于你提出的“泄露公司客戶資料賠償損失該賠給誰”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泄露公司客戶資料如果對公司造成重大的損失可能會構成犯罪,不然就是普通的民事侵權,需要賠償損失給公司,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多久
2021-02-23征地拆遷工作流程
2020-11-28遇上拆遷沒有宅基地證怎么補償
2020-11-28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可以得到賠償嗎
2021-01-20北京一般房屋拆遷補償計算舉例
2021-02-15